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一纸“限抗令”用专业解决抗生素滥用

一纸“限抗令”用专业解决抗生素滥用

  8月1日,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开始实施。这次能否真正遏制抗生素滥用?成为备受大众关注的问题。现在出现的“最严限抗令”字眼,也是一种国情。按照官方的说法,抗生素滥用不达标的医疗机构,院长们将被约谈;性质和情节严重的医生,还有可能将会因此被吊销执业证书。这种硬性十足的条规,确是有别于以往,让业界感到一片“寒意”,“最严”成了这种微妙心态的真实写照。


  在国内,药物滥用向来很严重,抗菌药物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卫生部选择向滥用抗生素行为“开炮”,其实早有先兆。如果说,以前只是民间的医疗工作者及媒体小打小闹地反对抗生素滥用。现在,包括卫生部专家及官员在内的人士都已经参与进来,反对与声讨这种不合理且危害极大的用药行为。“以抗生素为代表的抗菌药物的滥用已经成为我国医疗行业十分突出的问题。作为全球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我国每年每人平均要挂8瓶水(含抗生素输液)。”说这番话的是卫生部药政司副司长姚建红。


  当然,说这一纸最严“限抗令”出台后,立刻就能够扭转抗生素滥用不利局面还为时尚早。但客观来说,据观察,它的确已让医方产生了不小的震动,处方行为也发生了某些变化。比如在“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这条硬杠杠面前,为了不在整顿活动中闯红灯受罚,相比以往,很多医生选择更谨慎地把关开药。


  这场治理本身还有非常脆弱的另一面,过于强调数字达标,带有官场上浓厚的“数字考核出政绩”的色彩。而在一些专业医生看来,它本身是荒唐的。使用抗生素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问题,如果以统一的数字来判断和定义医方行为,未必就可靠。它可能也会混淆真相,会给医生的正确治疗制造额外的压力。有患者就曾向媒体抱怨,为了不闯“红线”,医生拒绝给他们开抗生素药物。尽管这可能只是一些少数例子,但它毕竟涉及到一个人的生命健康,一旦出了意外,负面很容易被放大。


  现在,一纸“限抗令”,不过是为治理这种药物滥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要想真正打赢这场艰难的战役,还需要一个个专业的机构挺直腰板,去履行及执行管理的职责,这可能是更重要的。这种专业力量可以是医院的管理者,也可以是卫生部门,还可以是医师协会。没有这种专业的力量,单单靠禁令本身的强硬或者非专业力量的外部监督,要想管到位,谈何容易?遏制抗生素滥用,除了多方配合,最关键的就是落实监督,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守土有责,只有以“史上最严”的执行力,才能将“限抗令”贯彻到底。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