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面临限抗 中药注射剂发展机遇隐现

面临限抗 中药注射剂发展机遇隐现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在8月初正式实施,限抗留白的空间给部分中药注射剂品种带来一丝暖风。然而,2015年版《中国药典》已开始修订,因为安全性问题,对中药注射剂的监管控制亦步步趋紧;与此同时,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也处于制定调整阶段,目录中8种中药注射剂是否会有增删还悬而未决。由于中药注射剂具有独特疗效,其合理使用和存在价值我们不能忽视。近几年来,中药注射剂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水平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据林瑞超介绍,2015年版《中国药典》编制大纲要求进一步加强高风险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控制,研究建立中药注射剂异常毒性、过敏反应、高分子聚合物、蛋白、树脂等有关物质检测的新方法。我国目前批准使用的中药注射剂有141种,在生产的有约111种,在产企业154家。近年来,鱼腥草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等多个品种均曾发生不良反应事件,显然,中药注射剂的安全问题已给大众带来了信任危机。


  医保商会中药部副主任于志斌表示:“注射剂的危险在于其给药方式,相比传统口服吸收途径,直接进入血管,可能迅速与某些蛋白结合,这使得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比口服等给药途径要大,所造成的危害也会更大。2015版药典提高检测标准、监管更严格应该算是大势所趋。”“药监局、药检所对于中药注射剂的监管一直在进行,对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再评价工作已开展3年,市场准入门槛得到提高。药品生产企业对其安全性和质量也更加关注,尤其是一些先进的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均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新版《中国药典》将进一步提高中药安全的控制水平。”林瑞超如是认为。


  然而,安全事件使中药注射剂遭到“高危品种”的质疑。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博士钟国新表示:“就目前的临床使用情况看来,中药注射剂是‘高危品种’这种说法有点言过其实,现在经常使用的中药注射剂比如灯盏细辛、灯盏花素、血栓通等,只要规范合理使用,极少发生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其实可以减少甚至可以避免。新版药典提出的对中药注射剂的更高要求并不苛刻。作为临床工作人员当然希望安全性评估更严格一些。中药注射剂最重要的问题在于疗效与不良反应如何取舍。“中药注射剂不同于一般的西药注射剂,其成分较复杂。制定较为严格的标准,既是为患者的健康着想,也可以进一步推进中药现代化研究的进程。”钟国新补充。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