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分开发展遍布各大小试点 |
![]() |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对于医药行业来说如何紧跟政策实现发展是关注焦点,而其中医药分开发展成为各大小试点竞相认同的发展新轨道。同时医药分开发展已经在各大小试点竞相开展。
与其他16个国家指定的试点城市不同,北京的医药分开是在大医院一步到位的。9月1日起,北京朝阳医院正式实现系统切换,取消药品加成,取消挂号费、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且1148种西药和中成药全部按进价销售。这是继友谊医院在全国三级甲等医院中首次实施“医药分开”后,北京再次扩大“医药分开”试点范围。接下来,其试点还将扩展至妇科等专科大医院。如果试点顺利,明年将整体在市属22家大医院全部推广。
医药分开不得不提“芜湖模式”。芜湖的“医药分开”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的“医药分开”走的是“机构分开+收支两条线”的路子,一方面剥离市属公立医院的药房成立了药管中心,另一方面对医院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新芜湖模式”走的则是“票面零加成”的路子:医院以中标价供应药品,票面上没有加成,但药品供应企业要给医院20%的增值服务费。“新芜湖模式”挤压了虚高药价、提高了医院补偿效率,还是值得肯定的。
陕西子长采用“零加成+药价探底”的政策组合,一方面取消了医院的药品加成收益,另一方面通过三轮竞价、一轮议价和选择一家供应商等方式压低药品价格。尽管我们还不能判断子长的药价是否趋于探底,但确实有切断过度用药对医院激励和对医生激励的取向,是目前相对较现实的“医药分开”设计。
自南京试点药房托管模式以来,因为被看作是医药分开的有益探索,一直颇受关注。南京药房托管的初衷,一是针对老百姓“看病贵”,二是针对医药流通体系内商业贿赂盛行。该模式在市属医疗机构探索药品供应链运营管理服务外包改革,在区县二级医院探索医药分开改革,通过药房“托管”的形式实现医药分开,试图以此遏制医生为收取药品回扣开大处方的行为。
目前各地纷纷在根据实际试点“医药分开”,下半年上海新建的4家三甲医院和浦东新区也将正式试点医药分开。无论是已经上路的还是正在准备上路的这些探索,都告诉我们,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可言,“医药分开”需要百花齐放地去积极探索。

- 相关报道
-
- “互联网 + 照顾护士”服务形式或缓解家庭医疗照顾护士难题 (2025-05-14)
- 3家药企垄断质料药被罚没3.25亿元 (2025-05-14)
- 新疆:慎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已笼罩74个县(市、区) (2025-05-14)
- 上海市调整可另免费一次性使用医疗东西目次 (2025-05-13)
- 青海对于推动医保药品间接结算的关照 (2025-05-13)
- 河北省《医疗机构药物警戒技术规范》处所尺度宣布 (2025-05-12)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