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营销 > 文化开路和工商共赢启迪营销创新

文化开路和工商共赢启迪营销创新

近年,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可谓风起云涌:成本攀升、药品降价,医药行业进入微利时代;医药新政实施,GMP认证大限来临;国际医药巨头抢滩中国,在华迅速扩张……

  就在我国医药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藏药还远未形成产业优势之际,奇正藏药作为我国西部的一支藏药产业生力军异军突起,以其拳头产品“奇正消痛贴膏”雄霸国内市场。截至目前,“奇正消痛贴膏”年销售额已近4亿元,占外用消痛贴市场份额的17.91%,在同类产品中稳居第一。

  对于那些力求在新形势下获得迅猛发展的医药企业来说,奇正藏药显然具有标杆意义。

  藏医药文化反哺终端影响力

  藏医药是中国民族医药中的一株奇葩,在其千年历史长河中建立了完整的医药学体系,并形成独特的藏医药文化,成为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藏药依托博大精深的藏医药文化,采用来自青藏高原的珍贵药材,继承传统药物炮制工艺,并不断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形成独特的加工技术,对许多疾病有着独到疗效。

  正如奇正藏药,在采用传统藏药炮制工艺基础上,开展藏医药现代化技术的创新,在藏药企业中率先将“真空均质乳化”技术、“离心喷雾干燥”技术和“透皮吸收”等高新技术应用到藏药生产,赋予藏药现代外观、使用便利、疗效显著等特点,既让更多的消费者乐于接受,又弘扬了藏医药文化。

  文化是经济和产业的先行者,是建立品牌区隔、加强消费者品牌认知度和凝聚力的根基。但由于国内大多数消费者对藏医药文化知之甚少,文化和产业之间有道深深的鸿沟,因此,搭建文化和产业间的桥梁、打破消费者与藏药间的文化屏障是当务之急,也是藏药企业的责任。

  基于此,奇正藏药自成立之初,就一直把传播藏文化当作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藏族音乐、文学、绘画和典籍等文化艺术形式对藏文化进行宣传,提升了奇正藏药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品牌形象,扩大了品牌影响力。

  1994年到1995年间,奇正藏药在《中国中医报》开辟专栏,连续50多期介绍藏医药理论和藏医药传奇人物,普及藏医药文化。2003年,奇正藏药赞助出版了《雪域愿望树》,推广藏医药知识。2004年,奇正藏药创办贡布曼隆宇妥藏医学校。2007年初,奇正藏药又资助了《藏医四部医典八十幅曼唐释难?蓝琉璃之光》及《先哲遗书??藏医药孤本精选》几十册藏文古籍的抢救出版工作。另外,奇正藏药还组织了藏文化歌舞团全国巡回演出,举办 “奇正藏药2005新年音乐会”。2007年,推出“蓝琉璃之光系列报道”,系统介绍藏医药知识,向大众传播藏医药文化。在公众心中,奇正藏药已由一个藏药企业变身为一位藏文化传播的使者。

  工商共赢实现客户价值

  随着医药商业微利时代的到来,生产企业与建立在协作基础上的医药物流商业将成为构建未来供应链战略发展的必然趋势。工商合作关系也将从传统的“买卖关系”向“工商共赢”关系转化。

  面对市场变化,奇正藏药率先作出反应,在其现代经营管理体系基础上,提出基于供应价值链理论的“工商共赢”理念,并积极展开对医药行业供应链管理模式的调整和创新。围绕工商各自的生意强项,奇正藏药形成了以供应链上各环节的价值提升为目标的“战略品类合作”理论,该理论在中国药店高峰论坛等国内多次大型医药行业会议上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和共鸣。

  2007年,奇正藏药邀请了业内50强的医药商业企业和强势零售连锁企业,以实现广大消费者价值为终极目标,共同开展了“战略品类合作”实践,利用奇正消痛贴膏为代表的外用止痛系列产品,依托商业公司的组织力量,提供了强有力的品类支撑,共同拓展了市场。

  奇正藏药在文化营销建立的强势品牌基础上,通过引入“战略品类合作”理论,创造性地发展了工商合作模式,实现了客户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也实现了现代藏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