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投资计:换汤不如换药 |
![]() |
剂型:边玩边吃
当前药品的剂型基本上是冲剂、口服液、片剂、胶囊、喷剂和粉剂等几种,生产者似乎已经习惯了生产某一剂型的药品,在决定产品剂型的时候,往往不是考虑如何让消费者更方便,而是工厂机器可以生产什么剂型。比如现在的小儿用药多以冲剂和口服液为主,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剂型呢?小孩子都喜欢咬东西,又不会用吸管,有没有一种剂型可以让小孩子在咬东西时就产生治疗效果呢?如果有,那就是产品的独特卖点。
【画外音】
食品的剂型大多独特,特别是一些快速消费品,如果冻、饼干等,只要不影响产品效果,可考虑从剂型进行创新。考虑到法律法规可能对药品剂型有一定要求,那么就在允许的范围内做个大胆的改变,为营销带来新气象。
工艺:手工面好
人们常说:机器做的面不如手工做的好,这就是工艺问题。很多药品的工艺,特别是一些中药工艺是保密的。近几年来,权威人士又提出了中药西制的观点,如此一来,中药一些不保密的西制工艺大家都一样,竞争力也就没有了。
业内几位研究人员在与笔者交流时指出,产品工业化以后,效果就不如实验了,原因就是工艺没有创新性,而在实验室内,任何工艺都是可以改变的。某陕西企业某产品所含的一种有效成分搭载过神州飞船,菌种发生了变异,同时在制造工艺上进行简单改变,调整了几个工艺的顺序,就是因为这个改变,产品在营销上有了核心卖点。
由此看来,中小企业对生产环节稍做改进或创新,可能带来一笔巨大的财富。
【画外音】
以搞航天工业的心态来研究生产工艺。中医药是一门深奥的科学,几味药药量不同就可以治疗不同疾病,以实现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中医哲学观,而所有的这一些都可以通过专业人员与研发专家探讨,改善工艺,实现产品创新,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国际上几种现在普遍使用的药物大多是在这种情况下发明的。
功能:再小也大
药品都讲功能,但是现在一些常规用药品牌多而杂,光是感冒药就有几十个品种,板蓝根就有不下20家企业在生产,大家都在同一个领域内争夺,竞争能不激烈吗?试分析一下,当前还有很多领域的疾病没有好药治疗,如果能开发一则祖传秘方,治疗一些边缘疾病或疑难杂症,就等于在现有的蛋糕之外又做了一个。“13亿人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在中国这个庞大的人口基数下,任何罕见病的市场都是一个“金矿”,就拿肌无力来说吧,保健品肌力康针对这个发病率只有十万分之几的“小病”,销售不断上涨,获利颇丰。
【画外音】
功能的创新其实是一个细化定位的过程,现在的一些常见病已经有很多治疗药品,医院中治疗同一种病的药物就有数10种,一些独特的疾病却无药可治。针对不同疾病细化功能,定位产品市场,市场竞争就少一些对手、多一些朋友。
口味:良药不苦
现在市面上的药品除了儿童用药的口味多一点外,其他的要么是糖衣片,要么苦,要么中药味浓,吃下去满口药味。打开电视可以看到,“×××片,水果味,××××”,哈药已经开始做了,为什么一定把药做成苦味的?苦口的不一定是良药呀。
吃药一定是治疗,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若能把整个吃药的过程变成一种享受或是可以感受到的变化过程,如跳跳糖,吃到嘴里的时候会看到这些小颗粒在舌尖上跳来跳去,定能成为人们议论的对象,自然达到企业宣传的目的,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医药企业这么做。
【画外音】
不妨借鉴饮料行业的做法,南方人习惯弄些草药煮来喝,北方人经常喝绿豆汤,其实这就是最普通的解暑降温法。一段时间以来,销售额过亿的某种凉茶,就是典型的口味与剂型创新的产物,还有美国的某种糖浆,现在成了饮料,市场容量扩大了N倍,正是口味的创新改变了产品的市场容量。
外观:买椟还珠
现在的糖果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形状,而药品却总是那个样子,特别是儿童用药,以至于大人骗小孩吃药的时候,总要拿一些其他的东西规劝。如果有一天,感冒药做得像个桔子,还有点桔子味,小孩吃药还需要父母想方设法地骗吗?再来看看小孩子吃的饼干,形状多样,让人爱不释手,都舍不得吃了,治疗小孩常见病用药的外观设计就可以参考这一点,只要生产线不需拆掉重建就行。
山东有一家企业生产灵芝药品,以前生产的是胶囊剂,由于没有自己的销售队伍,销售一直不好,后在笔者的建议下,企业把产品的外观改成了灵芝状,首次在当地试销就卖到断货。人们购买灵芝胶囊,考虑的不是胶囊本身,而是其漂亮的外表,典型的“买椟还珠”。
【画外音】
很多设计公司在宣传业务时,设计出来的东西看上去很美,但总是离不开包装的影子,因为其创意并非来自市场,市场人员提出的观点又被其以专业的眼光予以否定。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外观创新需要结合产品本身的特点,结合市场目标消费群的特征。
包装:贴心棉袄
产品包装不一定要请国外设计师精心设计,只要能够表现产品特点就行,但一定要在终端引起消费者注意,或让医生对该药品产生好奇。
有一个螺旋藻产品有3种包装,其中一种需要冷藏的包装做成像咖啡牛奶包一样的小包装,给人面目一新的感觉。且不论此包装节省了成本,单从营销角度来看,这种冷藏和保鲜的包装就是一个独特的卖点,而且这种卖点符合中国消费者的习惯,消费者接受得快,能够节省更多的营销费用和时间,成功几率较大。
【画外音】
矿泉水的包装并不豪华,但却能做到符合人手握东西的习惯,这种人性化设计非常独特。“我们卖的就是药,谁让你生病,生病就得吃药”,这种想法不考虑消费者的心理接受度,这是典型的坐商心理。从产品的包装设计入手,给予患者人性化关爱,会让营销左右逢源。
原料:道地最优
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作物,有自己的道地药材,一定情况下就对原料形成了相对的垄断。
一位老教授讲过一件很有意思的真事,一个日本人牙疼找他看病,他没有开现在市场上的一些药,而是到屋后的一个鸟窝下面给他弄了些鸟粪,再加上了其他一些药物。一周后,那个日本人的病好了,一直感谢他,说自己的病是吃粪吃好的,鸟粪成了最有价值、也最廉价的原料。
【画外音】
原料优势是中医药最普遍的优势,苗药、藏药、鲜药等都有其独特之处,针对目前制药行业原料涨价的现状,研发专家们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寻找更合适的原料,成分的变化将会成为产品策划中的一个新亮点,可以节省很多营销力气。
(附:本文作者现任职于河北物价培训中心,曾任华北制药销售处副处长)
“任何一种创新都不是单纯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企业真正找到适合自身的长处,再结合自己的长处去发掘,而且任何一种创新都需要建立在与产品本身有着紧密联系的基础上,没有内功,任何创新都是无法实现的。”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截至2024岁尾济南市辖区各级各种医疗卫生气希望构达8462所 (2025-04-24)
- CT的致癌风险超出想象:最新研究显示,过度CT检查或导致5%的癌症新增病例,尤其是儿童青少年 (2025-04-24)
- 二十年磨一剑!Cell突破性研究:表达天然TCR的CAR (2025-04-24)
- 2024年全球畅销肿瘤药TOP30 (2025-04-24)
- 你以为疱疹病毒1型感染只引起小溃疡?Brain Pathol研究发现它还会捣乱Tau蛋白,诱发阿尔茨海默病! (2025-04-23)
- Neuron:上海科技大学钟桂生团队破译耳聋基因增强子,带来耳聋基因治疗新策略 (2025-04-23)
- 第六轮 (2025-04-22)
- Nature Cancer:钱文斌/梁爱斌/孙毅/童向民团队发布新型CAR (2025-04-22)
- 解读:许可出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临盆无关事项 (2025-04-22)
- 帕金森的幕后黑手找到了?Science封面研究解密:帕金森病溶酶体调控枢纽Commander复合体 (2025-04-2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