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出现大批80后负翁 花钱充满自信 |
![]() |
共有4000名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年轻人接受调查。在年满21岁时,他们其中的90%成了“负翁”。在18至24岁的人当中,近50%欠债超过2000英镑,20%负债高达10000英镑。还有20%的人说,在还了债、付了账单之后,每个月兜里剩下的钱还不到50英镑。更严重者,10个人中有1个人立刻成了身无分文的穷光蛋。这部分“无产者”除了再打一份工、“啃老”之外,只能靠借钱度日。报告说,有些人甚至被迫借高利贷。
慈善组织Rainer认为,贷款读大学是造成年轻人负债“正常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改变了年轻人对借钱的态度。负债在英国以前是让人瞧不起的举动。但是,Rainer政策研究所的负责人大卫?查特尔说,过去5年中,“负翁”这顶帽子的不体面色彩彻底消失了。随着借钱缴学费越来越普遍,年轻人全面涌入了借债潮。
坦白地讲,英国80后的日子确实难过。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扶贫”政策,如税收补贴,受益的是父母和小孩,没成家的年轻人没份;取暖补贴受益的是老年人,刚刚独立生活的年轻人也捞不着。80后似乎落进了扶贫的黑洞:既错过了针对18岁以下儿童的福利,也没资格申请作为父母的优惠,更无权享受针对老年人的照顾。再加上80后们职业刚起步,收入赶不上事业如日中天的“60后”叔叔阿姨,也赶不上已经成了经理人的“70后”大哥大姐。
再来检讨一下80后自己的责任吧。
80后们认为,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是时尚;攒钱消费是“愚蠢”。年轻人的理念是:我想要的东西,现在必须拥有。需要(need)和想要(want)的区别才懒得琢磨。
英国80后没有亲身经历过经济危机和房地产市场的崩溃,花起钱来充满了自信。过去五六年来,英国的信贷一直非常容易,银行允许透支,还可以刷信用卡。有的公司早早就寄来了“零利率”转账的邀请函。要买东西的话,大百货公司、邮购公司都提供购物卡。
钱这么好借,看到杂志上明星的裙子、手袋,我为什么不能买一个?拿出信用卡,裙子立刻就归你了。问题是,凯特?莫斯买得起,她是名模,维多利亚买得起,因为她老公贝克汉姆会踢球。她们的共同点是:不用借钱。而靠借钱买裙子的80后,自然就变成了“负翁”一族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黄果在上海、江苏等地调研推动医药家当数智化转型 (2025-05-07)
- 江西省医保医用耗材付出治理目次(2025年) (2025-05-07)
- 医疗东西成“银发族”安康礼单“新宠” (2025-05-06)
- 你想晓得的生养保险政策都在这里!一文读懂→ (2025-05-06)
- 海南推出“工信8+2”政策系统 加码支持生物医药高质量倒退 (2025-04-30)
- 药易购一季度净利腰斩,转型“虚火”难掩盈利困局 (2025-04-2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