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 酷暑领跑 |
![]() |
在美国大盘股市五六月份几近冰点之后两个月,股市仍然低迷,尤其是金融房产及保险业等行业。
然而,生物技术股票指数这两个月里却能不跌反涨。最近统计显示,7月份生物技术成分股指数比五六月份的低谷时已上涨15%。这让许多生物技术产业的投资者们欣慰。
虽然生物技术股票总体表现出色,但还是不能回避其始终需要面对的一些高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尤其是在银根紧缩之时,生物技术公司需要通过融资或与大药厂合作来解决现金流问题。
粉碎“泡沫论”
回顾生物技术行业发展30多年的历史能够发现,真正赚钱的生物技术公司其实并不很多。许多生物技术公司并没有什么收入和有形资产,只是投资者相信其产品的未来,寄托于股票上涨来实现其获利的梦想。因此,每隔几年,就会有一股投资者对于神奇疗法或抗癌药突破的狂热追捧潮,而随后就是泡沫破灭的股价大落和恐慌抛售情景。
但是最近几年,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非常稳健,赢利的企业越来越多,行业产品销售额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受到大药厂的关注。如果不考虑医疗免疫公司被阿斯利康收购,去年生物技术产业本已首次实现历史性突破,行业整体开始赢利。业内大佬基因泰克的市值已经超过默沙东、百时美施贵宝等多家大药厂,这在10年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本轮生物技术公司股票上涨行情,显然与多家生物技术公司业绩报表亮丽、新产品开发数据喜人,以及国外公司大手笔收购美国生物技术公司等有关,这些因素夹杂在一起,促使生物技术公司股票变成了香饽饽。
许多小型生物技术企业表现出很好的成长势头,尽管IPO市场环境不佳,但作为传统的高科技企业,生物技术公司在市场中还是担当了相当重要的角色。不少投资人士认为,现在生物技术行业是少数几个值得投资的领域之一。
业绩大反转
安进(AMGN)在其骨质疏松药临床试验利好消息的带动下强劲反弹,股票已接近52周新高;Illumina (ILMN)公司刚创52周新高;抗癌特色药公司Celgene(CELG)目前股价仅略比52周峰值低约1.6%;Genzyme (GENZ)股价虽然离52周高峰还有7.1%的差距,但也从今年初反弹了许多。
安进的Denosumab在与默沙东福善美(Fosamax)的临床试验PK中明显胜出,公司股票在消息公布后的7月28日大涨13%。安进公司今年股票时起时落,但总体已经上涨了16%。安进第二季度每股净收益为1.14美元,大大高于华尔街预测的1.02美元。虽然安进产品在美国的销售额下降了1%,但其海外市场受美元贬值的刺激,销售额强劲增长了17%。安进已经调整了2008年的利润指标,年度销售额为146亿~149亿美元,每股净收益为4.25~4.45美元。花旗和美林证券均提高了对安进股票的评级,从“持有”变为“买进”。安进公司董事长承认去年他们的业绩糟透了,但今年他们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尽管仍有负面因素干扰,但股票表现非常耀眼。
擅长开发抗病毒药的Gilead Sciences (GILD),尽管股价比52周峰值低了5.7%,但已比年初回升40%。股票表现出色的原因是,其主导产品抗HIV药销售稳健,今年第一季度同比去年增加37%,达到近10亿美元,其中Truvada 和Atripla的销售额分别增加37%和70%。此外,公司乙肝产品也很有潜力。在未来4年中,该公司基本保持10%以上的年复合成长率。其股票目前市盈率在30倍上下,每股赢余(每年平均)增幅为27%,明显优于大药厂的平均业绩。
另一家值得关注的生物技术公司是ONYX制药。其新药Nexavar最近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获准用于治疗肝癌(HCC)。由于中国乙肝病人相当多,所以分析师十分看好ONYX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
去年曾经轰动的自拍自卖未果后,Biogen一度股价大幅下滑。但今年以来,由于公司回归主业,管理层更注重实效,业绩改善不少。美林证券最近上升Biogen股票评级,从“持有”升为“买进”。原因是该公司的MS药物销售前景继续看涨,不同阶段的新药后续产品也比较丰富。如果按生物技术公司平均19倍的PE计价,Biogen股票明显是被低估了。公司未来股票走势还将受到用于MS的Tysabri和新获准的Crohn的影响。此外Avonex 9%的提价和Tysabri的新进展也是股票短期有望爬高的动因。
危中存机
不过,生物技术行业不是没有风险,投资生物技术需要比其他行业有更多的耐心、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生物技术产业的投资路径暗藏地雷,充满艰难险阻。尤其是那些尚未有产品上市的中小生物技术公司。此外,最近FDA在批准新药方面的变化和速度放缓,批准新药和对上市后的药品监控比以前严格很多。
药品监管审批的门槛提高,使得生物技术企业的风险比以前增大,临床试验周期和费用增加。但美元的疲软,使美国生物技术公司更容易吸引到投资者和收购者,它们的产品也越来越受国外消费者欢迎,从而引发部分有实力的生物技术公司不断向海外扩张。英克隆公司开发的抗癌药Erbitux在7月得到日本监管部门的批准,用于治疗结肠癌,这是日本首次批准的EGFR靶向单抗药物。许多此类重磅药已在欧洲得到批准,销售额得到稳步增长。英克隆公司在中国市场也表现出浓厚兴趣。
预计下半年等待获准上市的多宗产品,将对行业产生新的投资热点,投资机构亦推荐了许多值得关注的生物技术公司或有生物技术题材的药厂股票。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Immunity:血液中的蛋白质可能有助于预测疟疾的严重程度 (2025-07-30)
- 为什么人类失去了断肢再生的重生能力?最新SCI:部分哺乳动物在进化中被“关闭”Aldh1a2基因开关,无法激活再生程序 (2025-07-30)
- Cell:重磅突破!一针改写大脑 DNA,罕见脑病小鼠迎来生机 (2025-07-30)
- 北京昌平区:打造国内医疗东西城“实验田” (2025-07-30)
- 对于推行下层卫生安康综合实验区第二修改革立异典型教训的关照 (2025-07-30)
- 江西辅助生殖进医保 加重家庭负担超5700万元 (2025-07-30)
- 北京调整规范泌尿体系透析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 (2025-07-30)
- Nature Biotechnology:AI算法让RNA调控研究“坐上高铁”,一举揭秘4亿年进化路标 (2025-07-30)
- 复旦大学发表癌症方面最新Cell子刊论文 (2025-07-30)
- 国投聚力斥资4.5亿元独家战略投资弈柯莱生物 国家资本重仓生物制造核心赛道 (2025-07-2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