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暴横扫全球 中国实体经济受累几何 |
![]() |
■ 本报记者 徐海慧 发自上海
山雨欲来风满楼。持续繁荣多年的中国造船业,在一片热闹之中静静地等待着衰退拐点的到来。然而,多少有点出人意料的是,次贷危机忽如暴风般加速了它的破坏力,各国央行如临大敌,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恐慌之中。这场危机是否会将中国造船业衰退的拐点提前“吹”来呢?
次贷“吹”高跳槽风险
在长兴岛造船基地一号线工作的吴先生这阵子为了跳槽的事很是心烦。
浙江一家民营船企挖他过去做现场生产的负责人,年薪是他目前工作的5倍。“这机会要是摆在两年前,我肯定毫不犹豫就跳了。可是现在,”吴先生叹了一口气对记者说,“你说这次贷危机怎么不早不晚偏偏现在来了呢?”
“次贷危机对你跳槽有这么大的影响?”记者有些不解。
“行业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认为拐点可能会在2010年-2012年之间出现。现在次贷危机一下子变得这么厉害,这拐点只会早来不会晚来了。”吴先生说,“领导劝我留下来,说现在多少跳出去的人都想尽办法要回来,只有你居然还动心思要走。”
长兴岛造船基地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造船企业。这样一个大型国企,对于员工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稳定,不管行业是景气还是衰退,不管企业是赚是亏,工资总得照发,在行业进入衰退周期时,这里是最好的“避风港”。而民营船企,尤其是小规模的民营船企,能否在衰退浪潮的击打中生存下去还是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吴先生想要“逆流”而动自然要多费些思量。
融资困难忍痛弃船
看来,次贷危机之所以让吴先生面对5倍的年薪仍举棋不定,是因为它影响了吴先生对于造船业前景的判断。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大体上来说,次贷危机对于造船业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次贷危机所带来的全球银根紧缩,使得船东在筹措高昂的船舶造价时面临融资困难。目前常规船型每条的造价动辄上亿美元,例如,2010年交船的17.5万吨级散货船韩国造价约1亿美元、中国造价约9500万美元,2011年交船的VLCC(超大型油轮)韩国造价约1.55亿美元、中国造价约1.45亿美元。如此昂贵的造价,使得造船业与金融业联系紧密,船东通常以自有资金投入一部分,其余靠融资来解决。
“韩国不久前就曾发生过船东弃船事件。”某船企营销部门负责人秦先生告诉记者。
所谓弃船,是指船东在与船企签订造船协议并且支付定金后,放弃约定不再造船,相应地也就损失全部定金的行为。
按船价1亿美元、定金支付比例为5%计算,船东为弃船至少要付出500万美元的代价。
“韩国弃船事件的主要原因正是船东融资发生困难,筹措不到足够的资金支付后续款项。定金损失不是个小数目,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船东不会弃船的。”该人士向记者表示,“虽然目前中国还没有发生弃船事件,不过,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其中的警示作用。”
经济衰退造船业“着凉”
另一方面,次贷危机对造船业的重大影响可能引发全球经济衰退。
一个行业的景气与否根本上来说取决于供需状况,而影响造船业供需状况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就是世界经济发展情况。因为造船业的需求来自于航运市场,航运市场的需求则主要来自于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的兴盛则取决于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万吨轮在运输上的优势主要体现为可以运送数量、体积巨大的物品以及运送距离远而运费低廉。因此,它所承载的往往是石油、铁矿石、粮食、水泥等支撑一国经济基础运行的大宗商品。当各国经济进入衰退,对于大宗商品的贸易需求下降将通过航运业的衰退传递到造船业。
从2003年起至今,中国造船业持续5年的繁荣本就已蕴藏着下一轮的调整周期,如今,次贷危机像一大块密布的乌云,飘到了造船业的头顶上。如果真的因为次贷危机全球经济“感冒”了,中国造船业将无可避免地“着凉”。
成本上涨侵蚀利润
除了次贷危机这块乌云,造船业还必须面对不断上涨的成本压力。
近几年来铁矿石价格的上涨推动了钢材价格的上涨,对于造船企业来说,其原材料采购中船板一块的采购成本就随之增加。例如,各种规格的船板价格平均由年初的5800元/吨涨到7600元/吨。劳动力成本也有所增加,如南通地区的电焊工由以前的几十元/天涨到150元/天。
“我们2006年接了很多VLCC的订单,按照当时的价格算肯定是赚钱的,可是现在已经不赚了。”秦先生告诉记者,“钢板价格上涨吃掉一块利润,人民币升值再吃掉一块,劳动力成本也增加了。如果继续这样涨下去的话,就要亏了。”
“现在我们都不接VLCC了,还是接散货船比较合算。”秦先生表示,相比较而言,VLCC用钢量大、造船周期长,在钢板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增加的情况下,散货船的利润空间更大一些。
业内人士表示,次贷危机是否会引发新一轮全球经济衰退,现在还是个未知数。如果风暴真的来袭,中国造船业,你准备好了吗?
钢铁业:整合重组好时机
■ 本报记者 傅光云 发自上海
房地产冻住钢铁
“我们夫妻俩都失业好几个月了,小蔡都去南方人才市场无数次了。”付女士颇为感叹地告诉记者,她和丈夫小蔡从6月份至今,一直处于失业状态,而现在都找不到相应的工作。付女士这几年一直在从事建筑业,特别是去年,两人忙得焦头烂额,根本空不下来,今年倒好了,天天“闲赋在家”。
“今年建筑业特别低迷,和去年相比,真是天壤之别。”付女士透露,据她所知,和她夫妻俩一样面临失业的,在建筑行业内比比皆是。
和建筑业同样低迷的,是中国的钢铁业。经历了两年的高速发展和高盈利之后,今年下半年,钢铁业开始步入集体寒冬。
“钢材市场的低迷,很大程度上是房地产业需求大幅下降导致。”一民营钢铁企业厂长透露,今年以来,传统钢材需求大户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迷,新开工项目同比大幅下降,直接导致建筑用钢材需求大大减少,许多中小民营钢企目前困难重重。
9月18日,我国钢铁龙头老大宝钢宣布,钢铁产品价格在10月份价格基础上下调。与此同时,马钢、邯钢、安钢、莱钢、柳钢等20多家钢铁企业纷纷加入到降价行列。有关统计显示,目前,全国钢铁产品的价格平均下跌已达20%。
“从总体上判断,今年中国钢铁工业面对的形势将十分严峻。”日前,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局长王晓齐在钢铁并购重组论坛上表示,原本年初预计今年国内钢产量将超过5亿吨,但是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比我们预计的还要严重,不可能超过5亿吨。
全球减产
并非只有我国钢铁企业在叫苦。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日益恶化的影响,目前全球的钢铁生产都出现了下降。
9月19日,国际钢铁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8月全球66个主要产钢国和地区粗钢产量为1.12234亿吨,较7月环比下降3.8%。其中欧盟27国粗钢产量为1577万吨,环比大降9.4%;独联体粗钢产量为1034万吨,环比降2.7%;亚洲粗钢产量为6378万吨,环比降了3.5%;只有北美粗钢产量环比增长0.5%,为1171万吨。
全球金融危机对在美国的钢铁企业影响已经显现。日前,美国谢韦尔惠灵钢公司宣布将推迟MingoJunction厂5号高炉维修后的重启;安赛乐米塔尔美国公司伯恩港厂的D高炉将从9月25日开始关闭75天;美国钢公司计划在10月和11月对蒙瓦利厂、格拉尼特城厂和加里厂进行设备检修。
由于出口需求低迷,俄罗斯和乌克兰几家大的螺纹钢和线材生产厂家已削减产量,安排停产进行设备检修。
亚洲钢铁巨头新日铁和浦项表示,将继续执行减产计划。
重组好时机
虽然中国钢铁企业集体陷入行业寒冬,不过对一直没能顺利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钢铁业来说,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迅速蔓延,或是加速行业整合的好时机。
“宝钢需求也不旺,订单不足。钢铁行业将告别高增长,旧有的那种赚了钱就扩大规模的生存发展模式将不复存在。”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在钢铁并购重组论坛上表示,中国钢铁企业依靠低成本、拼价格的竞争方式走到了尽头。徐乐江表示,“我们主张积极支持和推进跨地区、跨省市、跨所有制的钢铁企业并购重组。”
“目前这样的市场,事实上为兼并重组提供了一个好时机。”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表示,据中钢协、宝钢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中国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很低,目前国内约有1200家钢铁企业,前66位只占总产能的79%,与其他钢铁大国的产业高集中度相比,相差太远。他表示,近些年来,国际钢铁贸易呈现保护主义抬头的趋势,通过跨国并购重组,组建特大型跨国钢铁企业集团,可以防止贸易保护主义的不利影响。
“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并购也未必是最佳时机。”一钢铁业证券分析师表示,在行业低迷之时,各大钢铁企业都资金紧张,此时它可能都自身难保,并购其他企业还要带来额外资金,将大大增加企业困难。该人士表示,虽然目前中国钢铁企业有一些整合,如武钢对在广西柳钢的并购整合,宝钢也进行了系列并购,河北、山东和辽宁等地都出现了所谓的大规模重组,但这种重组是“行政重组”,而非“市场重组”,其效率令人怀疑。
纺织业:雪上加霜
■ 本报记者 李媛 发自上海
与前不久人民币对欧元汇率“破10”相比,中国纺织业对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闭和美林公司被收购的消息有些麻木。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去年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的延续,是雪上加霜而非晴天霹雳。
全球消费信心大挫
如果说今年上半年中国纺织业出口面对的最大问题,是美元持续贬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纺织业成本上涨,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甚至亏本。到了今年下半年,国外市场需求不足成了中国纺织业难以醒来的噩梦。
美国市场一直在中国纺织成衣出口中占据重要地位,支撑着众多国内纺织企业的出口贸易,但根据美国纺织品贸易办公室的最新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美国进口中国纺织品成衣共计138.3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43%。
更令中国纺织业不安的是美国市场的消费需求继续呈下降趋势。今年7月,美国失业率创4年以来最高的5.7%,居民消费信心指数为51.9,仅为去年同期值的一半。“美国金融部门的动荡最终必然会在实质经济部门加剧信贷紧缩,全球性金融机构的动荡会直接冲击多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和实质经济部门,包括当地的纺织工业。”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说。
美国金融危机的扩散不仅打击了美国国内的消费信心,作为全球转口贸易的最大贸易国之一,美国经济的持续走弱也无可避免地拉低全球经济走势。
“美国金融危机扩散对我国纺织业主要有两方面影响,一是美国占全球市场的比重萎缩,二是造成全球市场的萎缩。”东方艾格分析师马文峰分析。
继9月初人民币对欧元汇率首度跌破“10”的关口之后,贬值趋势至今仍未扭转。同时,德国、英国等拉动欧盟经济发展的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萎缩状况,消费需求随之明显下降,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面对的将是全球市场的萎缩。“预计今年10月或者11月,中国纺织品出口将进一步放缓。”马文峰说。
内需或成过冬棉袍
为了过冬,中国纺织企业各出奇招。一方面,企业积累现金,固定资产投资趋于谨慎。第一纺织网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7月我国纺织业累计完成投资1534.10亿元,同比仅增长13.14%,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了13.15%,纺织投资实际已经回落到10年均值以下。另一方面,众多纺织服装企业开始进行人力成本的裁减,目前,已经有30家纺织服装上市企业中报显示,“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
在出口、投资两大拉动增长的引擎熄火之后,开拓内需市场似乎成了中国纺织企业理所当然的方向。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7月份服装纺织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5.77%,高出去年同期0.78个百分点。但在消费旺盛的表象下,反映服装销售价格变化的衣着类商品CPI指数却不尽如人意,这不禁让人担心国内市场的实际消费能力。
“中国纺织业要扩大内需,除了产品对路之外,还需要增加国民收入,以及降低房价,使得被住房支出吞噬过多的居民购买力能够多转移一些到消费品上。”梅新育如是说。
贸易保护主义或卷土重来
美国金融危机扩散带来的影响也许不止于我国出口的下降,美国政府的强势财政货币政策虽然有望使美国经济免于衰退,却也有可能引发经济停滞。因而,第一纺织网副总编辑马新征认为,“贸易保护主义有可能卷土重来。”
据我国海关总署统计,今年美国新发起的针对贸易伙伴的18项调查中,有15项针对我国,占83.3%,而美国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实施的特保措施将于2009年1月1日取消。
马新征分析,目前,美主要纺织团体已经提出了包括反补贴调查、反倾销调查、针对具体产品的保障措施等多种方案。此外,美国大选结果将在一定程度上主导未来纺织品贸易政策的走向,一旦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上台,纺织品将有可能再次成为美国政府对中国贸易政策作出严厉姿态的牺牲品,而如果共和党候选人获胜,美纺织业界大范围设限的企图将可能面临更多困难。

- 相关报道
-
- 家庭大夫服务逐渐扩展笼罩 成安康“知心管家” (2025-05-20)
- 政策解读:2025年度辽宁省医保基金监管航行查看任务方案 (2025-05-20)
- 京津冀三地药监部分结合出台药品零售企业允许治理规则 (2025-05-19)
- 河南省2024年度医保基金清理任务提速2个月 (2025-05-19)
- 国度西医药治理局:推进食养药膳从教训烹调向尺度化转型 (2025-05-16)
- “互联网 + 照顾护士”服务形式或缓解家庭医疗照顾护士难题 (2025-05-14)
- 3家药企垄断质料药被罚没3.25亿元 (2025-05-14)
- 新疆:慎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已笼罩74个县(市、区) (2025-05-14)
- 上海市调整可另免费一次性使用医疗东西目次 (2025-05-13)
- 青海对于推动医保药品间接结算的关照 (2025-05-1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
![]() |
![]() |
解决便秘的偏方 | 女孩向往 |
![]() |
![]() |
婴儿出生时瞬间 | 西红柿养生功效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