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神七将于28日17时左右返回地面

神七将于28日17时左右返回地面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王兆耀在27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神七顺利完成空间出舱活动后,将继续执行科学试验任务,将于28日17时左右返回地面。

王兆耀说,航天员顺利完成空间出舱活动后,27日19时24分45秒,神舟七号飞船成功释放了伴飞卫星,伴飞卫星对飞船进行了摄像和照像,这些图像和视频资料将传回北京飞行控制中心。在地面测控网的支持下,伴飞卫星在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后,将伴随轨道舱飞行。

他说,后续飞行中,神舟七号还将进行卫星数据中继试验。安装在“神七”飞船推进舱的中继卫星终端,将通过我国首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与地面接收站进行数据传输试验。

根据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计划安排,神七飞船将于28日17时左右返回地面。但具体时间还会根据运行情况做一些微调。返回是个风险比较高的时段,但他表示,依据多次成功经验,认真、谨慎地对待这项工作,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中国航天员翟志刚27日圆满完成空间出舱活动,并顺利开展了一系列科学和技术试验。按照飞行计划,神七飞船28日将进入返回阶段。

神七飞行28日的精彩看点包括:返回舱和轨道舱分离、穿越“黑障”区和飞船搜救。

看点一:返回舱和轨道舱分离

神舟七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3部分组成。返回舱是载人飞船唯一返回地球的舱段。

按照飞行计划,28日下午飞船运行到第45圈的时候,将实施返回舱和轨道舱分离。航天员翟志刚和刘伯明27日实施舱外活动时穿着的两套航天服,由于体积、重量的限制,将只有手套跟随返回舱被带回地面。

看点二:穿越“黑障”

在整个飞船返回阶段,飞船穿越“黑障”区将是最为惊心动魄的时刻。

当飞船在太空中飞行最后一圈时,测控指挥部门将向飞船注入返回指令,飞船开始制动返回。制动发动机的点火时间必须精确控制,点火时间相差1秒钟,就会使飞船落点位置相差数公里。

“黑障”区是指航天器返回舱返回大气层时无线电信号中断的飞行区段。

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与空气的高速、高温摩擦,使得返回舱表面形成一个等离子区,飞船与外界的无线电通信因此大幅衰减,甚至中断。这对飞船的性能和航天员的心理、生理都是严峻考验。一直要持续到返回舱距离地球约40公里处,“黑障”才会消失。

看点三:搜救航天员和返回舱

对航天员和返回舱进行及时搜救,是确保航天员安全和任务完成的重要环节。神七飞船返回舱着陆后,着陆场系统将在第一时间对航天员和返回舱展开搜救。

与神五、神六返回舱搜救不同,神七任务中,为提高效率,搜救模式将变为空中救治航天员、地面处置返回舱。搜救的组织指挥、搜救人员的输送、航天员的转运和医监医保工作,将全部在直升机上进行。地面车辆的减少,也可以更好地保护内蒙古草原的生态环境。

成功搜救到返回舱和航天员后,神舟七号飞行任务才会画上圆满的句号。

神七载人飞船返回地面需经历4个阶段:

制动飞行阶段

当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最后一圈,经过好望角上空时,测控指挥部门向飞船注入返回指令,飞船调整飞行姿态,按程序点燃发动机制动,完成离轨操作任务,进入返回轨道。

自由滑行阶段

由于此时飞船是保持无动力的飞行状态,这一阶段也叫大气层自由下降阶段或过渡阶段。当飞船飞行高度降至距地球约140公里时,推进舱与返回舱分离。推进舱在穿越大气层时烧毁,返回舱继续下降。

再入大气层阶段

这时,返回舱距地球约100公里,飞船表面和周围气体摩擦产生巨大热量,在飞船表面形成的高温等离子气体层将屏蔽电磁波,使飞船在约240秒的时间内暂时失去与地面的联系,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黑障”现象。返回舱距离地球约40公里时,“黑障”现象消失,返回舱恢复与地面通信联系,继续下降。

着陆阶段

当返回舱降至离地面约10公里时,便进入最后的着陆阶段。回收着陆系统开始工作,弹出伞舱盖,连续完成拉出引导伞、减速伞、主伞的动作,飞船开始缓缓下降。在距离地面约1米时,4台反推火箭发动机点火,使飞船以1米~2米/秒的速度实现软着陆。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