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大剂适量适时施用无损健康 |
![]() |
西瓜因施用膨大剂引起爆炸的新闻引起网友关注。膨大剂究竟是什么物质,其真实用途和作用是什么,过量摄入是否对人体造成危害,果蔬种植中还经常用到哪些添加剂,其安全性是否可靠?
新浪健康:膨大剂究竟是一种什么物质?作用有哪些?
膨大剂其实就是一种植物激素,学名为氯吡苯脲,20世纪80年代由日本首先开发,之后引入中国,是经过国家批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并不属于食品添加剂。和乙烯利类似,膨大剂的作用就是加速植物生长成熟,在植株刚坐果的时候,对于果实生长较慢的个体可以适量施用以促进生长。
既然是国家允许使用的,为什么会出现西瓜爆裂的现象?膨大剂是否有毒副作用?
膨大剂施用时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施用时间,如刚才所说,是在花落后开始坐果的时候使用,而有些农户在西瓜成熟了还在施用,已经长成的果实肯定会到达一个极限,就发生了爆裂。膨大剂按规范使用是无毒害作用的,我国的引进制度是有两个以上的国家使用过并验证安全无害后才会引进。但是如果滥用、大剂量使用膨大剂,在果实成熟上市时还在施用,是有潜在风险的。但是由于缺乏具体的实际研究,过量施用具体危害的程度和作用的靶器官是未知的。
也就是说,如果按标准剂量使用是无风险的?
是的,我国自引进以来,没有明确的规范剂量。很多农户为了利益大量施用膨大剂。而植物激素又很难检出,需使用气相、液相质谱仪等才能验出。因此农产品检验机构不会检测这项指标。国外膨大剂也是广泛使用的,但并不存在这种滥用现象。所以,我们需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同时国家也应该制定规范标准。
也就是说只要按正确时间和正确剂量使用,膨大剂是安全无害的。那么经常被过量施用膨大剂的果蔬有哪些?有哪些特征?
草莓,葡萄等等。使用膨大剂的果实个头大,但香味口感都比较差,营养成分也低。失去原有的风味。另外,反季果蔬最容易被施用植物激素。所以应该吃时令果蔬,不要盲目追求新奇。
除了膨大剂以外,还有哪些激素类物质或者添加剂常被使用?
主要就是乙烯利,此外还有一种含微量砷的生长调节剂,砷具有毒性,但低剂量可刺激植物生长,低剂量砷有壮阳效果,韭菜里就含有砷。

- 相关报道
-
- 中疾控专家:新冠感染的临床严重性未发生显著变化 (2025-05-21)
- 针对不同的节气食养药膳选择有什么不同?专家解答 (2025-05-16)
- 中疾控发布2025年“五一”假期健康防护提示 (2025-04-30)
-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健康防线从娃娃抓起 (2025-04-23)
- 晨起后有这3种表现,说明你的血管不健康 (2025-04-01)
- 江西对50岁至74岁人群免费开展肺癌重点筛查 (2025-03-28)
- 入睡难怎么办?专家回应睡眠热门话题 (2025-03-26)
- 莫把结核当感冒 专家提醒儿童结核病防治关注这四点 (2025-03-25)
- 吃药的这几个误区 你避开了吗? (2025-03-24)
- 流感仍处于中流行水平 疫苗接种便利性亟需提升 (2025-03-0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