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摆放,你做到了吗 |
![]() |
时下,非处方药需带有OTC标识的规范实施已有近十年历史,多数厂家的药品都能按此规范办理。因此,多数药店在药品分类摆放时,多把最小包装带有OTC标识的药品放入非处方药区,区域标识为OTC。除此之外就是处方药区,区域标识为Rx。另外还有非药品区和医疗器械区。
就药店来说,要严格执行药品分类管理,首先要做到药品分类摆放。一般来讲,药店要时时做到非处方药区只能摆放带有OTC标识的非处方药,没有OTC标识的药品都应摆在处方药区。并时时做到分类摆放,不串区不串货位才行。
笔者最近随公司质管部,检查所属门店的药品分类管理时,发现情况不容乐观。多数门店都存在药品分类摆放“串货”现象,即把带有OTC标识的药品摆放在处方药区里。究其原因,一是同一药品,因生产厂家不同,就有带OTC标识及不带OTC标识的现象。二是就算是同一厂家同一产品,因为在OTC品种报批之前,最小包装是不能标示OTC标识的,因此,由于进货渠道及时间差等原因,在一定的时段内,就会有同一厂家同一产品出现OTC标识时有时无的现象。
大多数药店都是把责任区按人头分配,由此可见,营业员作为药品分类摆放的责任人,要养成时时理货的好习惯。一有销售闲暇时间,就要一个一个品种地查看,要习惯成自然才行。特别是OTC柜台,不仅要清查不带OTC标识的药品,还要清查混在其中冒充药品的非药品。比如复方黄松洗液,160毫升包装的,就是非处方药并带有OTC标识,而大于这个容量的包装则是非药品。
由此可见,OTC柜台的责任人不但要严查标识,还要警惕冒充非处方药的非药品。再者,处方药区的责任人一定要严防标有“OTC”的药品,进驻“Rx”区域。这是规范,也是纪律,一点也马虎不得,药店的质量管理员和店长也要尽职尽责地检查监督才行。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餐桌上的隐形推手?Science:新研究揭示ω (2025-04-21)
- 我国充沛发扬西医药特点劣势,保证活动安康 (2025-04-21)
- 背靠背两篇Nature Chemical Biology:西湖大学张骊駻团队报道装配线生物合成酶的“即插即用”改造方法 (2025-04-21)
- 酸奶 vs 牛奶,喝错奶反而毁健康!超50万我国数据:每天多喝两杯牛奶,癌症、糖尿病风险显著增加,而适量饮用酸奶可延缓衰老 (2025-04-21)
- 厉害了!超声波“遥控”CAR (2025-04-21)
- Nature:再生医学新突破!科学家成功利用人类多能性干细胞构建多区域肝脏类器官,为肝病治疗带来新曙光 (2025-04-21)
- Cancer Cell:刘明耀/杜冰团队全面综述CAR (2025-04-20)
- Nature:新研究表明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有潜力预防高风险的人群患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2025-04-20)
- 辉瑞站在十字路口 (2025-04-20)
- Nature:科学家揭秘DNA损伤修复的幕后英雄,组蛋白H1去酰胺化或为癌症治疗带来新曙光 (2025-04-1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