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营销 > 另类营销

另类营销

  上周,笔者特别关注了某连锁药店在全国十几个省(市)广发“健康消费券”的话题。这两天上网一查,发现关于“健康消费券”的讨论依然余音袅袅。不管是行业媒体,还是大众报系都对药店到底该不该、能不能自主派发消费券的问题议论纷纷。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消费券作为专用券的一种,是实现经济政策的工具之一。部分经济学者认为,当经济不景气导致民间消费能力明显衰退时,政府发放消费券给人民,作为人民未来消费时的支付凭证,可以借由增加民众的购买力与消费欲望的方式以振兴消费活动,甚而进一步带动生产与投资等活动的成长,加速经济的复苏。

  然而这种手段究竟能不能真正实现上述功能,并无定论。眼下,各方专家学者乃至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也对之争论不下。上述情况下,药店派发消费券的新闻更加敏感,一时间,企业各自发放消费券会不会引发市场混乱?如果消费券泛滥,会否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到底谁才有权发放消费券?诸多争论随之而至。很显然,争论已使上述药房在全国差不多家喻户晓,恐怕投入巨资的广告也未必能达到如此效果。这让笔者心生另一番感慨:企业自我营销,踩准热点事半功倍。

  派发消费券的行为能否轻率复制?这个问题并非笔者讨论的重点所在。在笔者看来,上述药房派发的“健康消费券”,首先,其福利救济的意义不能抹杀。但在商言商,企业通过这样的行为,如果执行得当,获益甚多。正如一位药店同行所言,该药房广发消费券的行为,一方面可以对民众彰显企业的强大实力,实现品牌推广的意义;另一方面,如果消费券真能全部消化,也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销售增额。从这两个角度来看,“消费券”不过是换了一种叫法,其实际产生的效果与药店促销常用的“代金券”并无本质区别。

  话说到这里,便不能不感慨。单从企业自我营销的角度来看,上述药房派发消费券的案例足可列入课本。在各种竞争手段层出不穷的药店圈内,搞促销、派代金券的活动早已失去新闻性。顾客对这样的促销也将信将疑。在各方都相对麻木的情况下,该药房抓住时下政府派发消费券欲拉动内需的热点话题大做文章,并赶在“两会”期间顺势推出,必然能引来各方媒体的关注。

  无怪乎,有业内人士对笔者表示,其对“健康消费券”最终能否拉升药店销售额这一点并不关注。真正让他感慨的是??上述药房能够抓住这样的时事热点自我营销,不能不叫人佩服。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