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降价战 |
![]() |
医改方案出台前夜,发改委办公厅启动大规模的医保药品价格调查为降药价做准备,就在政府自上而下砍药价的同时,本报一位热心读者也做了自下而上降药价的尝试,结果如何呢?
笔者许久以前就有个小愿望,让我们的药价降低一点,最好是降50%,可是……下面是本人运作某药品的实例。
算出来的大市场
笔者目前分别代理海王和大印象的一个单品,产品结构比较单一,且都不用跑量,渠道已经很完善,平时很闲很轻松,下面有人跑跑就好了,没事去药店看看,走走客情。
忽尔一天,笔者想到三×(药厂名)的牌子还不错,便在某网站上选了一个产品,打电话过去还真能做经销。产品价格不高,笔者索性拿下了,先做做再说,目前该产品在市场上只有医药公司有,见货率几乎为零。笔者心里明白,几个月后当产品销量达到医药公司的几十倍时,厂家自然会给个代理做。
普药产品进价很低,每盒1.1元,市场定价7.9元。产品到咱手里,咱可就当家了,定价当然不能听厂家的,要销量就要做市场调研。笔者跑了30家终端,进行同类产品价位分析,发现同样的产品售价都在6~8元之间,而且咱们的规格小,同类产品的规格都是咱们的2倍,售价自然也都在10~15元区间。这下好了,有市场切入点了,加上我们的价格、品牌、剂型、客情、终端维护都极占优势,团队一时间被这些指标冲昏了头脑,好像90%的市场份额都是我们的了,员工们也斗志昂扬。
不久,我们的方案推出了。1.1元销售平进平出,赚个税票而已,反正知道代理价是0.9元,有0.2元的差价,毛利有20%,再加17%的票可以走,其实利润还是可以的,前提是量大。再说医药公司也是1.1元出货,咱们总不能欺骗药店老板吧,那样以后的生意没法做了。
我们的进货价是10件以上1.1元,单价进货1.2元。实际上,我们进入这一市场后才知道,医药公司也有货,出货价1.1元。因为在市场上根本见不到这个品种,我们这次被三×厂家骗了,企业招商部的人有点不地道。
不过,该产品的销售力还不错,虽然医药公司出货价为每盒1.1元,我们仍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以每盒1.5元卖出去,后来我们决定把价格定在1.1元,把差价退给了药店。最起码在这一点上,我们算是很诚信的,就因为退钱这件事,店老板很认可我们,让我们的其他产品多了一个进场店,虽然进场才一天,也知道一定是个成功合作店。
低价药吃了闭门羹
其实我们选普药来做,有一个目的就是走走客情,大家关系好了,都有利润了,市场才好做嘛。仅仅为了赚钱的话,我们不会选普药的。谁见过哪个专业团队为了0.1~0.2元的利润去做市场调研、策划的?其实,现在想想我们的策划还是很有穿透力的,如果实行的话……但往往事与愿违。
市场销售价格我们定在2.9元,终端支持醒目的POP、降价通知、社区推广,这样一来,其他产品可能只有很少的市场份额。可没想到普药和保健品的营销差别这么大,普药被店主拒绝进场。
门店一:“价格太低,没提成,营业员不愿上货,你涨涨价吧,涨价我就进,我先自己买10盒(一小包装)留着吃。”话毕立马掏钱,笔者看着采购的阿姨,无语好久。
门店二:“利润低,卖你们的产品还不够给房租,不能做,不要货。”
门店三:“你们这是在扰乱市场啊,坚决不要。”看着老板恶劣的表情,我们可爱的小姑娘伤心了好久。为顾客省钱,做大厂优质的产品就是扰乱市场吗?国家天天在喊药品降价,你们都听不见吗?
我们一天下来只卖了10盒,还都是卖给采购员,但有一点是好的,店主都认可产品,出货价也没问题,问题只是出在零售价上。经过反思后,我们屈服了:不能让产品死在襁褓中,我们不能改变周围的环境,我们自己就得变。零售价格终于定在每盒5元,实现不了降价,我们也得平价。我们有一个原则:保健品做利润,药品做平价,一定要把药价尽量拉低,哪怕是一点点。
第二天,我们继续跑店,告知药价统一调高到了5元,结果上货率85%、现款率90%,销售200盒。第3天,现款300盒。1箱500盒产品两天销售一空,总跑店量不到2%。不到20家店就分完了一箱,每箱毛利润110元+93.5元的增值税。每月预计最低销售30箱的情况下,营业额可达1.65万元,每年近20万元的销售额,20%利润也算可以。
笔者事后总结:普药营销不像保健品那样顺应市场需求,普药得给药店留下充足的利润,否则你有再好的销售方法,再好的产品也没法存活。再后来,笔者与企业电话沟通,三×拒不降价,不承认医药公司比我们的进价低,难道医药公司也是在做好事,也只是赚赚税票而已?不得而知。为了普药,我们也没这么多时间周旋,还是继续从事主业保健品吧。再见了普药!再见了三×!
药品降价目前还只是一个梦,身为药商,身不由己,团队这次惨败!(东侠)
【个案评析】
方凌(原广州爱问医药咨询公司高级顾问):想要依靠个人的力量实现药品降价,这种想法是非常单纯和可爱的。其实,新医改在降价方面已经提出了一些不错的思路,比如在药盒上标明价格等,这些手段将在药价控制上取得一定成果,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多的价格优惠。随着医改改策的不断完善,东侠大可不必担扰药价问题。
这则营销个案告诉我们:无论哪个营销领域都有自己的生存规则。零售市场竞争程度白热化大大压缩了药店的生存空间,利润在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药店的生存之本,这也是药店不愿意做低值普药的根本原因。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普药的经营思路必须尊重市场的客观现状。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保健品和普药都要给药店提供足够的利润空间才有带动销售的动力,东侠算帐的时候已经发现有20%的利润,为什么还是放弃了?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做保健品的利润空间更大。
保健品和普药是两个绝对不同的概念,操作模式也大相径庭。普药的低利润特性决定了它只能依靠低成本的运作模式(无法承受保健品的高成本运作模式),即使是按东侠纸上谈兵算出来的20%利润最多也只能小规模地小打小闹。假使东侠风风火火地培育好了一个相对高价、有一定利润的市场,其他低价产品立马会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冲乱你的市场。对普药来说,这种所谓的高价策略最终也还是行不通的。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Neuron:陆军军医大学谌小维等发现了一种用于声音处理的平行的丘脑皮层回路 (2025-04-21)
- JAMA Psychiatry:艾司氯胺酮联合SNRI vs SSRI——哪种方案更优?5年真实世界研究揭秘 (2025-04-21)
- 餐桌上的隐形推手?Science:新研究揭示ω (2025-04-21)
- 我国充沛发扬西医药特点劣势,保证活动安康 (2025-04-21)
- 背靠背两篇Nature Chemical Biology:西湖大学张骊駻团队报道装配线生物合成酶的“即插即用”改造方法 (2025-04-21)
- 酸奶 vs 牛奶,喝错奶反而毁健康!超50万我国数据:每天多喝两杯牛奶,癌症、糖尿病风险显著增加,而适量饮用酸奶可延缓衰老 (2025-04-21)
- 厉害了!超声波“遥控”CAR (2025-04-21)
- Nature:再生医学新突破!科学家成功利用人类多能性干细胞构建多区域肝脏类器官,为肝病治疗带来新曙光 (2025-04-21)
- Cancer Cell:刘明耀/杜冰团队全面综述CAR (2025-04-20)
- Nature:新研究表明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有潜力预防高风险的人群患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2025-04-20)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