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重视安全性一样重视药物经济性 |
![]() |
德勤公司(DTT)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在参与调查的360位生命科学领域的企业行政主管中,41%的人认为从现在起至2015年,销售人员“需要更精通经济问题”,应善于“将产品的‘经济优势’向患者、医生和纳税人介绍,以适应当前经济衰退的大环境”。这一结论再次提醒我们,药物不光要好,还要让人负担得起。特别是经济萧条时期,人们收入增长受到一定影响,更不可能在看病吃药上大手大脚。因此对于开发中的新产品,厂家必须重视其经济性评价。
发达国家的跨国制药企业一般设有产业发展部,在研发过程中分阶段地对在研药物进行经济学评价,以决定是否进一步追加投入,尽可能避免药物开发成功却缺乏药物经济学的价值,无法替代现有市场上的药品的情况。
此外,对已有品种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也可获得很大收益。比如通过与竞争厂家的品种比较不同疾病、不同应用方案上的疗效、不良反应、疗程长短等方面的差别,企业可以发现药物在哪些适应症上如何应用、在哪类人群中更有价值。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如收入和时间成本的变化等),亦能发现成本-效果(效用或效益)可能出现的新变化,从而为调整产品定位提供依据。
西方发达国家在开展新药研究时均要求提供药物经济学数据,中国则起步较晚,但已开始鼓励企业这么做。在《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就有“对新药和专利药品逐步实行上市前药物经济性评价制度”的提法。
目前在国内开展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困难在于缺乏中立的评价机构。国外对此要求很严,甚至要求公示评价的资金来源。企业自行评价的结论经常受到质疑,其应用也自然受到一定限制。比如以企业自己的药物经济学成果作为依据进行广告宣传,会很难让人产生强烈的信任感。如果能有一些中立的评估机构依据指南来对药物进行经济学评价的话,公正性和可信度就会大大提高。
药物经济学特别是药物经济学在企业中的应用在我国起步较晚,这方面的人才也奇缺,相关评价指南的社会知晓率较低。为此,不仅国家层面上要继续积极推进药物经济学知识,同时还必须加强对企业的相关知识普及。只有当企业得到启发、尝到甜头时,药物经济学人才才能受重视,药物经济学知识才能得到更好地普及。
DTT生命科学领导人John Rhodes曾说过:“面临颠覆性的技术挑战时,最具创造性的行业例如生命科学公司,只有通过满足新客户的经济需求和健康需求,或者同时满足这两种需求,才能够生存并发展。”愿药物的经济性也像药物安全性一样受到全行业的重视。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mRNA疫苗效力提升!Nature:科学家揭秘mRNA疫苗关键蛋白TENT5A的再腺苷酸化作用 (2025-04-23)
- 穿戴假肢还是走路还是走不好?湖南国安一步教你解决! (2025-04-23)
- 2025年度“沪惠保”参保开启 累计赔付金额已超22亿元 (2025-04-23)
- 2025年1 (2025-04-23)
- Cell子刊封面论文:冯玉鹏等揭示肠道菌群对疫苗效果的影响 (2025-04-22)
- 湾区企业家健康高峰论坛暨广东省唐山商会成立大会在深圳乐土举行 (2025-04-22)
- Science子刊:聂静/陈宇鹏团队揭示细胞型朊蛋白促进慢性肾病新机制,并提出潜在疗法 (2025-04-22)
- Cell新子刊:深圳湾实验室饶浪团队开发不依赖抗生素的幽门螺杆菌防治新策略 (2025-04-22)
- Cell系列综述:类器官和器官芯片的进展、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以及监管挑战 (2025-04-22)
- Science:将微生物疫苗与竞争菌株组合使用可有效杀死肠道中的致病菌 (2025-04-2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