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手足口病防治中药价值凸显

手足口病防治中药价值凸显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主任邓海华指出,今年我国内地的手足口病的发病率还处于一个上升的阶段,今后一段时间报告病例数还会增加,在5?7月份有可能达到一个高峰。手足口病的防治形势严峻,而目前西医方面并没有针对性的疫苗和特效药物。在这种情况下,中医药在防治手足口病的“战斗”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得到重视。临床实践证明,以江苏康缘药业生产的热毒宁注射液为代表的部分中成药,在防治手足口病方面效果明显。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见于婴幼儿,历年均有发生,目前西医尚没有防治的疫苗和特效药物。而在以往的诊疗过程中,中医药在此类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则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中医专家指出,手足口病在中药古籍中未有专门记载,但根据手足口病的起病、病程、临床特征,当属于中医温病学“温病”、“湿温”、“时疫”等范畴,系实证、热证。手足口病系外邪所致病证,具有外感病证的邪正消长特点,分为邪盛初期、邪盛极期、邪减正复期。依据病程、皮疹特点及全身症状来辨别邪正消长情况,一般初起病邪在肺卫,继而邪及气营而见疹,终则邪减正复而向愈。治疗方法有疏风清热、清心泻火、清暑化湿、滋阴降火等。中医常常采用清热解毒药物组方,例如金银花、黄芩、青蒿、栀子、连翘等。

  康缘药业的热毒宁注射液由青蒿、金银花、栀子组方而成,与《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指南(2009年版)》公布的中药处方相似,具清热、凉血、解毒功效,对手足口病病邪在表或入血症的轻重病症均有很好的缓解和治疗效果。手足口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常见小儿传染病,而中药在抗病毒方面的效果已为现代医学所证实。

  早在2008年6月,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验证表明:在细胞实验中,热毒宁注射液以1:200~1:400稀释度,有抑制EV71病毒复制的效果;在体外试验中,热毒宁注射液以1:10?1:160稀释度与100TCID50 EV71病毒作用1小时,有部分灭活病毒的作用。  

  2008年6月至12月,热毒宁注射液在河北、云南、山东、广东等省的多家医院完成了400多例(手足口病)临床试验观察。单用热毒宁试验组显示,患者疱疹及卡他症状多在2?3天明显减轻,4?5天症状消失,发热多在1?2天明显缓解, 无一例发展为重症合并心脑肾等受损病例。鉴于热毒宁注射液在治疗手足口病方面的优势,目前,河北、广西等省、自治区已将其纳入治疗手足口病基本药物目录。

  在热毒宁注射液的生产过程中,康缘药业从药材到中间体,再到成品的全过程都实施指纹图谱控制,从而确保原药材中主要成分在中间体、半成品、成品中的重现,确保成品指纹图谱的一致性。除此之外,从药材种植到整个生产流通环节,康缘药业对质量的要求都没有降低。

  在规范热毒宁注射液临床应用环节上,康缘药业重点开展了不同稀释方法对渗透压的影响、与稀释溶媒的配伍试验、与抗生素类药物的配伍试验、与常用抗过敏药物的配伍试验、与常用止咳祛痰药物配伍试验等,为临床规范使用和科学配伍用药提供依据。同时,康缘药业还将组建上市药品评价部,集中收集药物的安全性信息。

  康缘药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对热毒宁注射液应用于手足口病的防治做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分析,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数据,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