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营销 > 营销大师问诊中国医药企业经营误区

营销大师问诊中国医药企业经营误区

        中国国产品牌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从依靠大规模的广告和促销建立品牌意识,转变到通过战略性的步骤建立起能让目标顾客感觉到的品牌价值。就这一点而言,海尔的张瑞敏先生的做法可能是错的。 

        “我有意参与竞拍,不知道有没有门槛限制呢?”距离与世界顶级营销大师米尔顿??科特勒同桌共餐权正式开拍时间尚有三天,通过本报报道的竞拍信息已经引起了众多营销领域专业人士的兴趣,而对于曾经当面质疑过中国最顶尖民族企业营销策略的国际大师来说,能够与他同桌对话,让自己的理念焕然一新,是昨日众多咨询竞投报名事宜的读者最看中的意义。 

        曾公开质疑联想并购IBM 

        作为现代营销学的创始人之一,科特勒是一个长期关注中国,对中国企业的品牌营销和经营管理模式非常熟悉的“中国通”。 

        因为对企业经营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使得科特勒的怀疑精神尤其具有价值。在中国被誉为企业楷模的知名家电企业海尔开始进军包括手机在内的多种业务市场时,科特勒便曾公开表示怀疑,认为其存在着品牌泛滥化的趋势,并预测海尔并不会在手机市场上取得成功,在他看来,企业有好的品牌,并不意味着便能够进入所有的市场,而应该集中在自己最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域,经营这个品牌。 

        “中国国产品牌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从依靠大规模的广告和促销建立品牌意识,转变到通过战略性的步骤建立起能让目标顾客感觉到的品牌价值。就这一点而言,海尔的张瑞敏先生的做法可能是错的,仅仅使海尔的牌子停留在消费者的嘴边是不够的。”  

        在另一家中国最顶尖的民族企业联想的并购策略上,科特勒也再次发出不同的声音,认为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是一笔存有争议的生意。他在公开发表的文章中提出,联想和IBM的合作并非“并购”,而是一场“租赁”,因为联想并没有长期获得IBM在PC上的品牌价值。 

最有效广告不应强硬推行 

        在问诊中国企业的营销思维时,米尔顿?科特勒认为许多中国企业混淆了广告和销售与市场营销的概念,没有认识到市场营销是一个含义广泛的领域,坚信最有效的广告是那些强硬推行的广告,而不会利用现代市场营销调查工具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市场和顾客,在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方面做得不充分,过分地依赖低价竞争,而差异性太小,不能向不同的顾客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  

        他认为,中国的公司需要在创新、差异化、品牌与服务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 

        科特勒去年底就提出,在应对金融危机时,中国的政策将面临两难境地:一方面基础设施投资会促进就业,但是这样的结果,很可能使40%的国民收入又重新回到了储蓄,在余下的支出当中,只有1/3会进入到零售部门。通过基础设施的投资对零售的带动,实际上打了一个非常大的折扣。 

        米尔顿?科特勒在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上,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于中国目前加大投资保证经济增长的措施,他曾明确表示,仅仅希望通过基础设施的投资带动消费,实际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他建议中国政府应该尽可能地把目前支出的份额进行扩大和放大,政策刺激的重点应该关注那些已经花钱、有实力花钱的人,让他们更多地消费。而资金则应该更多用来支持零售,通过零售来带动国内经济的增长。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