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营销 > 医药企业管理中的“公车理论”

医药企业管理中的“公车理论”

  医药企业的管理理论有时也可以从平时的“挤公车”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当我们挤公车的时候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公车到站了,等车的人群一哄而上,毕竟公车的空间有限,而需要上车的人太多,大家都想攀上这辆车,很多时候总会有那么几个没能挤进车厢的人抓住车门不放手,造成车门无法关闭,也就不能行走。于是,乘务员就会大喊向前走两步,你看前面多空,再走两步。 

  此时的乘客又是什么反应呢?无动于衷!爱走不走,反正我已经在上面了。

  这样,会出现几个结局。

  结局一,车门关不了,公车无法行驶,车里车外的就只能都在那儿耗着,等着奇迹出现。

  结局二,奇迹出现了,车门边的几个人主动下车,公车一啸而过。

  结局三,在乘务员的引导下,车里的人尽量压缩个人所占空间,车门边上人都塞进公车。

  结局四,有车外公益人士力推车门边的人进公车,车门艰难的关闭,吱吱前行。

  我们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

  其实,原因很简单,需要内力做功,外力引导。已经上车的乘客,站在了自己认为合适的位置,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一般仅仅是人挨人而已。这个时候,无论你喊破喉咙,也无济于事。此时,乘客不可能硬生生地挤在一起,自己给自己找不舒服。乘客没有错。

  这也就是,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车外的人说里面还有空地,为什么不再向里走走,一脸的不解和疑惑,一脸的愤懑和委屈,好像车里的人故意不让自己上车似的。偶有火气大的,就会抓住车门扶手不放,既然你们不让我上车,那大家就都不要走好了。一损俱损。

  当还未出现或已经出现这种情况时,外力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或是乘务员强制引导,或是公益人士的大力推进。否则,公车就只能原地踏步了。间或有顽固分子,眼看实是进入的希望渺茫,主动放弃。值得表扬。

  故,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公车理论”。满足其的条件就是乘车人足够多,总会有几个人上不去。

  【理论引申】

  如果将这一理论引用到医药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市场拓展上,你就会发现,二者情形相似,吻合度高。

  A公司,主营业务在医药企业的信息化服务上,包括平面服务与网站开发,客户囊括全国所有医药相关行业的公司与个人,经10年发展,市场占有率第一,占领了高端客户市场,现已处在业内的龙头地位。

  公司总经理李立,决定企业多元化发展,开辟新的战场。经过市场调研,成立A公司医药分公司,直接运作药品的终端。

  于是,招兵买马,品种筛选,终端铺货,医药分公司各种工作相继展开。

  这里只重点介绍公司的市场部。虽然公司的主业在医药信息化服务上,但涉及实体操作的专业人才奇缺。李总只能在人才市场高薪招聘了一名据说实际操作多年的汪经理,来负责医药公司市场部的具体工作。

  汪经理也不负众望,半个月之内,将市场部业务人员20名配齐,有的是刚毕业的学生,有的是自己以前的同事,都是二十多岁的年青人,干劲冲天。接着是业务强化培训,历经半个月,主要是分析药品市场的现状,如何选择利润高或易上量的产品,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将所选择品种配备到各地医院或药店,确定全国的20个销售区域,制定相关营销From EMKT.com.cn政策等。

  按照李总的医药分公司规划思路,前三个月是业务启动期,后三个月是业务开发期,六个月之内实现企业收支平衡,一年之内盈利。到第六个月,李总一查财务报表,分公司亏损缺口仍然很大。

  经与汪经理深度沟通与分析,通过与“公车理论”对比,李总发现了问题的原因。

  首先是,市场部的绩效考核标准没有细化,标准定的太低,奖优罚劣效果不明显。

  再是业务人员的基本工资与业绩提成比例制定的不合理,基本工资过高,提成比例较低,员工的惰性增加,不能很好的提高业务人员的积极性,造成市场开发缓慢,回款周期延长,死帐烂帐增加。

  还有就是李总对汪经理的管理过死,汪经理手中无实权,只有市场管理权,没有资金调度权,给汪经理的工作带来很大的被动。

  总结来说,市场部就是一部公车,汪经理是乘务员,李总是司机,业务人员就是乘客。造成公车不能及时前行的主要原因,是没能有效提升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他们的积极性落在了车身的外面。而业务人员有可观的保底工资,身在车内,高枕无忧,车子前不前行与我何干?

  这个时候,想要依靠业务人员的自觉意识来促使公车前行,无异于痴人说梦。唯一的办法就是,乘务员兼汪经理的有效引导,提高业务人员的积极性;同时,适度放权,给汪经理一个合理的发挥能力的空间,李总对汪经理提出的工作计划予以指导并监督其工作。这就是“公车理论”里面的内力做功,外力引导。

  其实,“公车理论”不但适用于医药行业同时适合于其他行业,有兴趣的可以观察该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精彩演绎。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