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减肥瘦身 > 港式急步行 30分钟减肥超效

港式急步行 30分钟减肥超效

究竟什么运动这么神奇?答案是急步行。

急步行能防病

香港中文大学体育运动学系教授王香生指出,针对日常没运动习惯的人来说,急步行--也就是快步走,是一项简单、容易、安全的运动。“很多人低估步行的运动功效,过去10年有很多研究证实,步行能有效预防慢性病,保持身体健康和充沛的精力。”其中一项研究证实,每天步行少于0.25公里与每天步行多于2公里的老年人相比,前者患老年痴呆的几率要比后者高1.8倍;还有研究显示,坚持8个星期的步行锻炼,可以令俗称“坏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7.7%。

现代都市人不但运动量少,日常活动量也一直下降。英国一项调查发现,在1975年-2001年间,英国人的步行量减少26%%。没运动习惯的办公室一族,每天走路不超过3000步-4000步。所以,这类人体能较差,如果要开展一项运动锻炼,急步行是首选。

运动量要逐步递增

步行是日常生活基本动作,虽然简单,但也不宜操之过急。“尤其是以往没有运动习惯的人,无论开展任何运动,都需要一段时间让身体适应,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否则可能造成损伤。”王香生建议,如果你的年龄大于35岁,展开一项运动前,都应先找医生评估身体状况。

开始时,每天连续不断步行15分钟-20分钟,不宜过量,让肌肉和关节适应。1周-2周的调节期过后,可把步行时间增至30分钟。若持之以恒,每天可额外消耗热量150千卡,累积一星期消耗1050千卡,长期坚持下去,可以有效地预防各种慢性病的发病。如果仍然觉得没法抽出30分钟步行时间,你可以:

午餐时间绕单位附近街道步行。

雨天时,到附近的商场走动。

黄昏时,可步行一段后再乘坐地铁或公共汽车。

提前一站下车,步行回家,或下车后选择绕路回家。

晚饭后不要窝在沙发里,到附近公园或运动场走走。

时速6公里最合适

运动跟吃药相似,要达到一定的“剂量”--强度、长度和密度,才能对健康产生显著影响。一个简单的原则是,进行活动量小的运动,时间应相应增加;相反,活动量大的运动,时间应相应减少。

急步行不是散步,也不应是购物逛商场的步速,王香生建议,急步行锻炼应达至下列目标:每次长度不少于30分钟,密度为每星期5次-7次,强度为最大心率的50%?70%。

王香生指出,进行低至适中强度的运动,如:步行、慢跑,目标心率达最大心率的60%左右,身体所消耗的能量中,脂肪“贡献”的比例最大。不但有助控制体重,还加强身体消耗脂肪的能力,促进脂肪代谢,减少脂肪过量积聚。

如果嫌计算麻烦,可根据身体情况做简单判断,一个理想的运动强度,应是呼吸开始加速、身体开始出汗,但一边步行仍然可以与别人聊天或自己哼歌。对一般人来说,以这样的速度行走,时速应该在6公里左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高润霖也提出,30分钟走3公里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最佳运动方式。

急步行简单容易,一般不需特别热身,但对于没运动习惯的人来说,最初可能不适应。最常见是急步行期间腰腹部出现疼痛,这表示腹部核心区肌肉力量薄弱,肌肉与内脏牵扯而产生疼痛感。王香生认为,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就表示你更需要锻炼身体。他建议,遇上腹部、膝盖、下肢等疼痛,应该休息一两分钟才继续。若疼痛没有消退,可能是运动强度过大,就要把步行速度减慢,而步行前先以伸展运动作热身,也有助强化肌腱。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