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人工智能利用彩色眼底照片预测视力丧失和中风风险 |
![]() |
来源:科技部生物中心 2023-01-19 16:55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世界上第二大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由血栓阻塞视网膜静脉系统引发。如果诊断太迟或未能及时治疗,会导致患者视力严重下降、视物变形,甚至失明。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世界上第二大常见的视网膜疾病,由阻塞视网膜静脉系统引发。如果太迟或未能及时治疗,会导致患者视力严重下降、视物变形,甚至失明。
近日,发表在Nature子刊《Eye》上的一篇论文中,来自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研究团队在一项为期三年的研究中开发出一种可以检测视网膜细微变化的人工智能技术。该技术能帮助全科医生和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检测和预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风险。由于视网膜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其他部位紧密相连。因此,该技术也可以用于预测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风险。
在这项研究中,该团队训练了一个人工智能模型来区分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集的超过10500张眼底图像。图像中的一些患者患有视网膜静脉阻塞;另一些正常患者作为对照。
研究人员使用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准确度、精密度、特异性、敏感性和混淆矩阵在两个独立的测试数据集中评估了该人工智能模型的性能。结果显示,准确率超过95%。
该团队表示,人工智能进行大规模计算,并捕捉未知和看似无关因素进行分类的能力远远超出人类的思维和能力。该算法有望成为一个强大的工具,以帮助临床医生预测视网膜静脉阻塞和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他们所需要的只是一台智能眼底照相机,以及一个人工智能算法集成的云计算平台。
未来,该研究有望在中国、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进行临床试验。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JAMA子刊:受教育程度高竟成AD负面因素?队列研究发现,在存在显著淀粉样蛋白沉积的情况下,受教育程度高与tau蛋白积累更快有关 (2025-07-09)
- 诺华首款新生儿及婴幼儿疟疾治疗药物获批 (2025-07-08)
- 24岁或就埋下痴呆隐患!性格不好还易“加速”脑萎缩!两项研究:首次在24-44岁健康个体中检出痴呆风险因素;性格对脑健康很重要 (2025-07-08)
- 河北省医保局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 (2025-07-08)
- 我国树立欠缺食物平安危险隐患外部申报奖励机制 (2025-07-08)
- EAN2025:常见血检指标TyG或可预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下降速度! (2025-07-08)
- Neuron:大脑突触的“幕后英雄”,科学家揭示α2δ亚基调控神经信号强度背后的分子机制 (2025-07-07)
- Nature:有望实现体内造血干细胞基因治疗 (2025-07-07)
- Nature Medicine:没有安全阈值!你爱吃的加工肉、奶茶和炸鸡,正在悄悄“偷走”你的健康! (2025-07-07)
- 全国首票进口中药材近程属地查检在湖北实现 (2025-07-0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