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你喜欢吃什么是怎样在生命早期被塑造形成的? |
![]() |
研究人员记录了小鼠味觉皮层神经元的活动。结果表明,EE使得该区域PYR神经元(一种兴奋性神经元)的自发活动减少,PV+神经元(一种携带PV蛋白的抑制性神经元)的自发活动增加,更少的PYR神经元对蔗糖有所反应,但作出反应的那些对蔗糖浓度更加敏感。
发生以上变化存在三种可能:1)PYR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2)PV+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加;3)神经元之间的 交流沟通 发生变化(突触传递发生变化)。研究人员在排除了EE调节PYR/ PV+神经元内在兴奋性的可能后,确认了突触传递的变化是上述变化的原因。
PNN(perineuronal nets,神经元周围网络)是一种围绕在神经元周围的由蛋白质、聚糖等构成的细胞外基质结构。对PV蛋白进行荧光染色并关注PNN的积累状况发现,na ve组小鼠的 PV荧光强度和PNN积累情况在时间上都是稳定的。而EE会使得缺乏PNN的PV+神经元PV荧光增强,但一旦PNN发生累积,PV强度就会稳定下来。EE还会增强PNN的聚集,使得具有PNN的PV+神经元的比例上升。这表明,PNN的积累如同给PV+神经元带上 枷锁 ,使其的PV表达不再受味觉体验的影响。
而在针对性地去除了成年小鼠味觉皮层的PNN后,食物经验对于小鼠蔗糖偏好曲线的调节又出现了,这说明抑制性突触的可塑性得到了恢复。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小鼠的蔗糖偏好只在出生后的几周内受到食物经验的影响,是因为PV+神经元周围的PNN积累关闭了生命早期的那个对味觉体验敏感的时间窗。
图3 去除味觉皮层PNN后,LE也使得蔗糖偏好曲线发生显著变化。(图源:[1])
研究的主要作者Hillary Schiff表示: 味觉偏好的发展也存在一个 关键窗口期 是一个独特而令人兴奋的发现。此前普遍的观点是,味觉并不像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其他感觉系统,对体验有一个明确的高敏感窗口期。
研究的资深作者、神经生物学和行为学系教授Arianna Maffei表示: 我们的研究旨在评估味觉体验和饮食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大脑发育。这项研究表明,味觉体验对大脑有根本性的影响。下一步,我们将确定不同的饮食,如高脂肪、高糖或高盐,如何影响口味偏好和神经活动。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金赛药业携手全球最大的脱敏治疗药企ALK,有望开启中国脱敏治疗新时代 (2025-09-18)
- Nature Methods:当百年病理学遇见AI——iSCALE赋能H&E图像,预测细胞级空间转录组 (2025-09-18)
- 《健康报》专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海南国际医学中心数智医学研究院院长王慧:人工智能推动健康管理深度重构 (2025-09-18)
- Cell Stem Cell:血癌基因DNMT3A的惊人新角色!科学家解锁造血干细胞长寿的奥秘 (2025-09-18)
- 华人学者发表Nature论文,揭示这种基因突变为何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病 (2025-09-18)
- 为什么感冒鼻塞时,吃东西会没味道?最新Nat. Commun:原来味道不仅需要味觉,还需要嗅觉! (2025-09-18)
- 《自然·免疫学》:打破传统认知!大坪医院/昆明市延安医院团队从头设计多肽,精准抑制细胞焦亡孔道功能,为炎症治疗开辟新途径 (2025-09-17)
- 流感季不用慌!Sci Adv:“抗体鸡尾酒”抗多种毒株还不怕突变,感染5天给药仍能救命 (2025-09-17)
- 新疆放慢构建当代中药家当系统 (2025-09-17)
- 《免疫》:科学家首次发现,最毒乳腺癌在转移前就拿下了抗癌前哨! (2025-09-1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