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汤玮欣/赵明磊团队开发超迷你Cas12f系统,效率更高、脱靶性更低 |
![]() |
来源: 生物世界 2023-07-06 10:54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工程化Cas12f系统——enAsCas12f,其编辑效率可高达AsCas12f的11.3倍,而大小仅为SpCas9的三分之一。这种经过工程化改造的超紧凑Cas12f系统能够在哺乳动物CRISPR-Cas系统是原核生物(细菌和古菌)的用于防御噬菌体和外源遗传物质入侵的适应性系统,之后被改造为新的基因编辑工具。最近,CRISPR技术已经走出实验室,在临床中修改患者的致病基因序列,为遗传疾病和癌症提供了强有力的解决方案。
在目前已鉴定的Cas蛋白中,spCas9(II-A型)和AsCas12a(V-A型)的应用最为广泛,然而,它们的蛋白都比较大(前者1368个氨基酸,后者1300个氨基酸),这超过了腺相关病毒(AAV)载体的装载极限,极大地限制了其在体内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近年来,V-F亚型CRISPR-Cas12f系统因其极小的体型(约400-700个氨基酸大小)和高特异性而备受关注。然而,现在报导的Cas12f系统在真核细胞中的编辑活性还相对较低,并且其较高的PAM识别特异性导致可靶向范围窄,从而限制了它们的进一步应用。因此,亟待开发新的高活性且可靶向范围更广的CRISPR-Cas12f系统。
2023年7月3日,芝加哥大学汤玮欣、赵明磊等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期刊发表了题为:An engineered hypercompact CRISPR-Cas12f system with boosted gene-editing activity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工程化AsCas12f系统 enAsCas12f,其大小仅为SpCas9的三分之一,enAsCas12f显示出更高的DNA切割活性,高达野生型AsCas12f的11.3倍,并在人类细胞中广泛发挥编辑作用,在特定基因组位点上实现高达69.8%的DNA片段插入和缺失,还具有最低的脱靶编辑活性。enAsCas12f是迄今为止最高效、最紧凑的CRISPR系统之一,开启了基于CRISPR的基因编辑新领域。

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发了几种小型化Cas蛋白,例如CasX(Cas12e,986个氨基酸)、Cas (Cas12j,700-800个氨基酸)、Cas12f(400-700个氨基酸),以及IscB和TnpB(约400个氨基酸,被认为是Cas9和Cas12a的祖先)。其中,Cas12f由于其小尺寸和能够靶向切割DNA双链而备受关注。

2021年9月,上海科技大学季泉江团队开发了AsCas12f1(422个氨基酸)【2】。2023年4月,辉大基因杨辉团队开发了OsCas12f1(433个氨基酸)和RhCas12f1(415个氨基酸)【3】。
这几种小型化Cas12f都能够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实现基因编辑,具有很大的基因治疗前景。然而,将Cas12f系统作为基因编辑工具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与Cas9和Cas12a相比,Cas12f系统切割双链DNA的效率较低,并且在靶向不同基因组位点时表现出很大的活性差异。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通过理性设计来改造AsCas12f,从而获得了工程化的enAsCas12f蛋白,enAsCas12f对人类基因组造成DNA双链断裂(DSB)的效率可高达野生型AsCas12f的11.3倍。
研究团队还进一步解析了AsCas12f与sgRNA和靶标DNA的复合物冷冻电镜结构,分辨率为2.9 ,从而推进了我们对V-F型CRISPR系统的机制理解。在冷冻电镜结构的指导下,研究团队将sgRNA的长度从193nt缩短到了72nt,而不影响对DNA的靶向和切割活性。

研究团队还发现,enAsCas12f不仅编辑效率更高,而且通过GUIDE-seq评估显示,enAsCas12f具有最小的脱靶编辑效率。
总的来说,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工程化Cas12f系统 enAsCas12f,其编辑效率可高达AsCas12f的11.3倍,而大小仅为SpCas9的三分之一。这种经过工程化改造的超紧凑Cas12f系统能够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实现高效和高特异性的基因编辑,这也是迄今为止最高效、最紧凑的CRISPR系统之一,enAsCas12f开启了基于CRISPR的基因编辑新领域。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2025年药物警戒任务会议召开 (2025-10-24)
- Nat Commun:皮肤细胞“变身”卵子?科学家开创不孕治疗新路径 (2025-10-24)
- 3D微纳机器人研究获进展 (2025-10-24)
- Science:1+1>2的智慧!蚂蚁的“建筑免疫”如何与个体隔离行为协同增强群体抗性 (2025-10-24)
- 西藏社保系统完成跨越式倒退 织密高原“平易近生保证网” (2025-10-23)
- 重磅!杭州医保新政宣布!来岁1月1日起施行 (2025-10-23)
- “搞笑诺贝尔奖”研究,再登Cell子刊:人类也可以通过肛门呼吸,关键时刻能救命,已开展人体临床试验 (2025-10-23)
- 反复腹痛腹泻、家族里多人中招?新研究找到溃疡性结肠炎关键基因 OTUD3,从根源修复肠道屏障有戏了! (2025-10-22)
- Cell Rep:肠道菌群竟会“自制快乐素”?两种益生菌联手改善肠易激综合征 (2025-10-22)
- 招聘启事-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尹茂鲁课题组 (2025-10-2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