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蛋白偶联受体动态激活机制研究获进展 |
![]() |
来源: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2025-03-29 09:51
该研究揭示了受体构象变化的时序/动态过程,突破了传统“两态模型(非激活/激活)”的理论框架,发现了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激活存在多步骤动态路径的重要特征。近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科研人员在G蛋白偶联受体动态激活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研究集成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和核磁共振技术,解析了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从非激活态向完全激活态转变的动态过程,揭示了芳香环动力学在G蛋白偶联受体激活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G蛋白偶联受体是人体最大的膜蛋白受体家族。近年来,冷冻电镜等结构生物学技术解析了大量G蛋白偶联受体结构。但是,G蛋白偶联受体通过动态构象变化实现信号传递,特别是各类激动剂调控受体构象的动态变化以及不同配体效能差异的分子机制等问题尚不清楚。
该研究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对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在激动剂/反向激动剂结合、纳米抗体结合、G蛋白结合等不同功能状态进行研究。通过累计超过100微秒的模拟数据,研究捕捉到受体激活过程中的两个关键中间态,即配体结合口袋在激动剂结合后发生收缩以及芳香环的动态变化和传导引发TM6螺旋部分打开。研究发现,W4006.48和F3966.44两个关键芳香族氨基酸的动态行为构成信号转导的 分子开关 :W400与激动剂结合时通过侧链旋转形成稳定的堆积作用,而F396增强的动力学涨落则促进中间态向激活态转变。同时,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在结合不同配体时的动态行为,解释了液体核磁共振实验中谱峰的化学位移变化。
该研究揭示了受体构象变化的时序/动态过程,突破了传统 两态模型(非激活/激活) 的理论框架,发现了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激活存在多步骤动态路径的重要特征。同时,研究发现不同配体的结合以动态变化的形式编码储存在芳香环的运动中。这一成果为基于动力学的靶向药物设计提供了新视角。
相关研究成果以Visualizing agonist-induced M2 receptor activation regulated by aromatic ring dynamics为题,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研究工作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项目等的支持。
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激活机制示意图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自然·免疫学》:打破传统认知!大坪医院/昆明市延安医院团队从头设计多肽,精准抑制细胞焦亡孔道功能,为炎症治疗开辟新途径 (2025-09-17)
- 流感季不用慌!Sci Adv:“抗体鸡尾酒”抗多种毒株还不怕突变,感染5天给药仍能救命 (2025-09-17)
- 新疆放慢构建当代中药家当系统 (2025-09-17)
- 《免疫》:科学家首次发现,最毒乳腺癌在转移前就拿下了抗癌前哨! (2025-09-17)
- Nature子刊:姜海/邓贤明团队开发高通量蛋白降解剂筛选平台,成功发现SKP2分子胶降解剂 (2025-09-17)
- Cell子刊:华人学者研究证实,短短几天垃圾饮食就会损伤大脑记忆,并提出解决办法 (2025-09-17)
- Nature:中国学者开发阿尔茨海默病颠覆性疗法——短肽通过应力释放,分解tau蛋白纤维 (2025-09-17)
- Nature:细胞世界也“内卷”——能量不足者,请“出列”! (2025-09-17)
- 调出《河北省另免费用一次性物品治理目次》部门物品 (2025-09-16)
- 浙江颁布深入医疗服务价钱改造试点首轮动静调整方案 (2025-09-1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