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疗器械行业 > 医改为医疗器械行业带来的“福利”

医改为医疗器械行业带来的“福利”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推动医疗器械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医疗器械产品市场容量不断扩大。2001-2010年,中国城、乡人均收入平均每年分别增加约11.26%及13.05%。在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形势下,我国国民经济仍然保持快速发展,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7,175元、5153元,同比分别增长9.8%、8.5%。2010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9109元、5919元,同比分别增长11.3%、14.9%。

    
  生活水平提升以及医疗保健意识加强推动了医疗保健产品及服务的消费增加。居民更加关注与生命健康有关的医疗、保健消费,医疗器械的选用越来越先进,功能越来越多样化,医疗消费观念也逐步由治病转向疾病预防与保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医疗消费仍处于较低水平,未来随着居民越来越重视疾病预防与诊断,我国人均医疗消费提升的空间巨大,行业整体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


  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年-2011年)》,明确了三年内中央和地方政府要投入8500 亿元,其中中央政府投入3318亿元,以保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医疗卫生体制、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卫生部建立农村及社区医疗卫生体系等政策的出台,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动力和空间。2010年我国实现对WHO“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承诺,所有居民全部享有基本医疗保障。2010年按13亿人全部享受医疗保障,每年将新增500多亿元的医疗资金,按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占医疗卫生整体医疗支出25%的比例计算,每年新增需求125亿元。

   
  同时,国家有关部门正逐步降低医院对药品收入的依赖程度。通过改造医院软硬件条件,提高医疗服务收入是医院减少对药品收入依赖程度的重要途径。医院将逐步形成以医疗服务性收入为主、药品收入为辅的收入格局,由此产生的对医疗设备的需求将构成行业发展的持续动力。另外,疾病的预防成为新医改的重点工作之一,为以“预防为主”的诊断试剂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例如新医改正逐步健全基层医院疾病检测业务,接诊人次的提升将推动诊断试剂及配套仪器的销售增长,人体微量元素检测系统将成为新医改的直接受益者。


  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及经济发展的原因,城镇人口的医疗保健水平远远高于农村,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深,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正在逐渐上升,城镇人口比例的提高将有利于整个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统计资料,城镇人口中,参加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已由2000年的3780万人增至2009年的40061万人。根据“十一五”规划,2005-2010年间,中国城镇总人口将由43%增至47%,城镇人口持续增长将提高对优质医疗保健服务的认知度,其中包括对早期疾病筛检及检测。

   
  目前人体微量元素检测试剂使用量较大的主要为大型城市如北京、上海以及各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的儿童医院和妇幼保健医院,未来随着市场的成熟、普及及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受检人群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及其配套文件正式出台,提出了“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三年内各级政府预计将投入8500亿元。

   
  2010年8月3日,卫生部印发《营养改善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明确国家建立营养监测制度,对包括对宏量营养素、微量营养素的营养状况等进行监测。2010年10月10 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等,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2011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医疗保障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