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卵巢癌免疫治疗新突破!PPP2R1A基因突变预示患者良好预后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7-03 13:20
管研究样本量有限,且可能存在其它突变对治疗反应的潜在影响,但这些发现为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及其它癌症类型的免疫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新的研究方向,有望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近年来,检查点阻断(ICB)疗法在多种癌症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尤其是卵巢透明(OCCC)中,其疗效仍面临诸多挑战。卵巢透明细胞癌是一种罕见且预后较差的卵巢癌亚型,其对铂类化疗耐药性强,传统治疗方法效果不佳。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在一线治疗进展后的中位总生存期仅为10.9个月,且对单一PD-1/PD-L1抑制剂的响应率极低,仅为5%至15%。因此,探索新的治疗策略和预后标志物对于改善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结局至关重要。
2025年7月2日,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 PPP2R1A mutations portend improved survival after cancer immunotherapy 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聚焦于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对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的反应,研究人员通过对接受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的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队列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携带PPP2R1A基因突变的能展现出显著延长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PPP2R1A基因编码蛋白磷酸酶2A(PP2A)复合体的常见支架亚基,其突变在卵巢透明细胞癌中较为常见。研究人员进一步在多个癌症类型的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治疗的患者队列中验证了这一发现,并通过转化分析揭示了PPP2R1A突变肿瘤在免疫治疗中的独特免疫特征。
PPP2R1A突变或与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接受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后较长的生存期有关
文章中的实验对象为34名接受抗CTLA-4和抗PD-1/PD-L1抗体联合治疗的铂耐药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这些患者中,11名患者的肿瘤携带PPP2R1A突变,研究人员收集了患者的临床数据,并对肿瘤活检样本进行下一代测序分析。实验流程包括对患者肿瘤样本的RNA测序、免疫细胞浸润分析及空间多组学分析等,同时研究者还利用体外细胞模型和体内动物模型,通过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构建了PPP2R1A突变的细胞系,并评估了这些细胞系对细胞治疗和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的敏感性。
研究结果表明,PPP2R1A突变的肿瘤样本在治疗前就显示出增强的IFN 信号通路活性,这就表明适应性免疫反应的激活,当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治疗后,这些样本中与免疫反应相关的多条信号通路会进一步增强,包括炎症反应、补体途径等。此外,PPP2R1A突变的肿瘤样本在治疗后会显示出更高的肿瘤浸润性CD8+ T细胞和活化自然杀伤(NK)细胞的比例,及T细胞受体(TCR)和B细胞受体(BCR)丰富度的增加。空间多组学分析进一步揭示了PPP2R1A突变样本中三级淋巴结构(TLS)的存在,这些结构与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治疗的良好反应相关,在动物模型中,PPP2R1A突变的肿瘤对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治疗能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而且肿瘤体积和重量会显著减少。
最后,研究人员强调了PPP2R1A突变作为预测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治疗反应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的重要性,PPP2R1A突变不仅与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接受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治疗后的良好预后相关,而且可能通过增强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激活来提高其治疗效果。此外研究人员还提出了通过药物抑制PP2A活性来增强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疗效的可能性,为未来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方向。尽管研究样本量有限,且可能存在其它突变对治疗反应的潜在影响,但这些发现为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及其它癌症类型的免疫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新的研究方向,有望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Dai, Y., Knisely, A., Yano, M.et al..Nature (2025). doi:10.1038/s41586-025-09203-8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震惊!我国年轻、不吸烟女性肺癌发病率超男性!多项研究:40岁以下、不抽烟女性肺癌率翻倍,特别是东部沿海城市,普遍存在EGFR突变 (2025-10-07)
- Cell:空间组学终极方案?RAEFISH实现单分子与全基因组的“鱼与熊掌兼得” (2025-10-07)
- Nature Medicine:“减肥神药”的另一面:司美格鲁肽如何逆转“脂肪肝”的宿命? (2025-10-07)
- 世界首例!我国科学家创造出通用O型肾脏,并进行了首次人体移植试验 (2025-10-07)
- 研究发现组蛋白甲基转移酶组分的分子机制 (2025-10-06)
- Nature Genetics:陈万泽团队开发单细胞转录因子测序技术,剖析转录因子剂量对细胞重编程异质性的影响 (2025-10-06)
- Cell:“鱼与熊掌兼得”!王思远团队开发单分子分辨率、覆盖全基因组的空间转录组学新技术 (2025-10-05)
- Curr. Biol.:中科院物理所李岩研究组在觅食节律行为的神经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10-05)
- 水飞蓟宾护肝哪个牌子效果最好?护肝片哪个品牌最好最安全?2025口碑护肝产品公布 (2025-10-05)
- 脂肪肝、酒精肝吃哪种护肝片好?护肝片哪个牌子效果最好?三甲医生联合推荐十大品牌 (2025-10-0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