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拉动医疗贸易在香港试点 |
![]() |
7月8日,第三届中国(香港)国际服务贸易洽谈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开幕。在此次洽谈会上,上海市和江苏省分别举办了中医药服务贸易和文化产品及服务专场推荐会,在该推介会上,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与香港注册中医药学会签署了合作协议,把中医药服务贸易试点的第一站选在香港。
此次推荐会的举办与中服务贸易拉动医疗贸易在香港试点医药管理局和商务部的推动密不可分。早在今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王笑频就曾透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在与商务部合作,推动中医药服务贸易海外试点。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副秘书长黄建银则认为,传统意义上的中医药服务贸易既包括中医针灸,也包括中医推拿等多种中医药方式,因此中医药产业走出去的模式可以有两种主要形态--产品贸易和服务贸易。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曾在2007年做过调查,全球从事中医药针灸服务的各类中医师至少有20多万人,每年服务总产值约120亿美元,然而中药产品出口在2008年仅为13亿元人民币,差距极为明显。由此可见,中医服务贸易是中医药走出去的重要推动力量,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以服务贸易带动产品贸易,应是中医药产业走出去较可取的战略发展模式。
沪港合作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医药服务贸易试点的首选应该是香港。商务部部长助理王超对于中医药服务贸易在香港的发展也十分看好,他在此次洽谈会上指出,全球金融危机在给两地经济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为两地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更多发展空间。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签署的CEPA已将两地发展中医医疗、中医药教育、专业人员交流及中医产业等内容纳入了规划指导范畴,为两地中医药合作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近年来,中医药的地位日渐提升,受到世界关注,潜藏着巨大的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在此次洽谈会上举办了“沪港中医药服务贸易合作发展论坛”,在论坛期间,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与香港注册中医药学会签署了协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加强学术交流,推动中医院国际化等方面的合作,探索CEPA背景下的学术团体间的长效合作机制。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会长刘锦屏表示,上海市政府鼓励沪港两地业界人员加强交流,并会给予更多实际支援。据了解,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与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将今年11月合作举办“2009上海市中医药服务贸易国际学术论坛”,并鼓励香港业界参与。
CEPA的签订为沪港中医药业合作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为中医药产业共同合作、人员培训等领域都提供了方便。严世芸赞扬香港特区政府和业界在过去十年中的努力,使香港中医药业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香港的金融、经贸发展成熟,早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中医药业却因为历史原因较为滞后。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童瑶表示,香港回归以后,中医药研究的发展有所进步,香港现在已经有14所公立医院建立了中医院临床交流中心,并邀请了内地中医专科医生来港进行学术交流,培养香港中医师。同时,香港大学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签订了学生交换计划,推动两地学术人员的交流合作。
香港拥有国际化的交流平台,也有良好的科技平台,能够与国际接轨。过去许多中药研究的学术文章,都能成功发表到国际学术杂志上。香港和上海都是国际城市,沪港合作,定能推动中医药国际化的发展。
以医带药
目前,中医药医疗服务已遍及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黄建银表示,中医药服务贸易不仅是出口医疗服务和用药物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在输出、展示、教育和推广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以中医药服务贸易带动中药产品贸易。
目前中国中医药“走出去”主要呈现出三种形式,即在境外开办中药店、设立办事处以及合资公司,这在很多国家均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试点工作应由政府出资,帮助中医药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建立诊所或医院,在俄罗斯等发达国家建立中国医疗中心,或派驻医疗队。通过对慢性病、疑难病等病种的中西医对比治疗,让国外民众更多地了解和感受到中医的神奇之处,扩大中国中医药的影响,同时,中国的中医药企业也应积极探索销售新模式。
中医药是我国贸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中医药贸易,进一步提升中医药贸易的水平和质量,有助于发挥我国的独特优势,有效实施中医药“走出去”战略和打造“中国服务”整体品牌,有利于促进中医药更广泛深入地走向世界。医药网新闻
此次推荐会的举办与中服务贸易拉动医疗贸易在香港试点医药管理局和商务部的推动密不可分。早在今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王笑频就曾透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在与商务部合作,推动中医药服务贸易海外试点。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副秘书长黄建银则认为,传统意义上的中医药服务贸易既包括中医针灸,也包括中医推拿等多种中医药方式,因此中医药产业走出去的模式可以有两种主要形态--产品贸易和服务贸易。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曾在2007年做过调查,全球从事中医药针灸服务的各类中医师至少有20多万人,每年服务总产值约120亿美元,然而中药产品出口在2008年仅为13亿元人民币,差距极为明显。由此可见,中医服务贸易是中医药走出去的重要推动力量,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以服务贸易带动产品贸易,应是中医药产业走出去较可取的战略发展模式。
沪港合作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医药服务贸易试点的首选应该是香港。商务部部长助理王超对于中医药服务贸易在香港的发展也十分看好,他在此次洽谈会上指出,全球金融危机在给两地经济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为两地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更多发展空间。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签署的CEPA已将两地发展中医医疗、中医药教育、专业人员交流及中医产业等内容纳入了规划指导范畴,为两地中医药合作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近年来,中医药的地位日渐提升,受到世界关注,潜藏着巨大的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在此次洽谈会上举办了“沪港中医药服务贸易合作发展论坛”,在论坛期间,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与香港注册中医药学会签署了协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加强学术交流,推动中医院国际化等方面的合作,探索CEPA背景下的学术团体间的长效合作机制。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会长刘锦屏表示,上海市政府鼓励沪港两地业界人员加强交流,并会给予更多实际支援。据了解,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与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将今年11月合作举办“2009上海市中医药服务贸易国际学术论坛”,并鼓励香港业界参与。
CEPA的签订为沪港中医药业合作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为中医药产业共同合作、人员培训等领域都提供了方便。严世芸赞扬香港特区政府和业界在过去十年中的努力,使香港中医药业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香港的金融、经贸发展成熟,早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中医药业却因为历史原因较为滞后。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童瑶表示,香港回归以后,中医药研究的发展有所进步,香港现在已经有14所公立医院建立了中医院临床交流中心,并邀请了内地中医专科医生来港进行学术交流,培养香港中医师。同时,香港大学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签订了学生交换计划,推动两地学术人员的交流合作。
香港拥有国际化的交流平台,也有良好的科技平台,能够与国际接轨。过去许多中药研究的学术文章,都能成功发表到国际学术杂志上。香港和上海都是国际城市,沪港合作,定能推动中医药国际化的发展。
以医带药
目前,中医药医疗服务已遍及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黄建银表示,中医药服务贸易不仅是出口医疗服务和用药物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在输出、展示、教育和推广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以中医药服务贸易带动中药产品贸易。
目前中国中医药“走出去”主要呈现出三种形式,即在境外开办中药店、设立办事处以及合资公司,这在很多国家均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试点工作应由政府出资,帮助中医药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建立诊所或医院,在俄罗斯等发达国家建立中国医疗中心,或派驻医疗队。通过对慢性病、疑难病等病种的中西医对比治疗,让国外民众更多地了解和感受到中医的神奇之处,扩大中国中医药的影响,同时,中国的中医药企业也应积极探索销售新模式。
中医药是我国贸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中医药贸易,进一步提升中医药贸易的水平和质量,有助于发挥我国的独特优势,有效实施中医药“走出去”战略和打造“中国服务”整体品牌,有利于促进中医药更广泛深入地走向世界。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黄果在上海、江苏等地调研推动医药家当数智化转型 (2025-05-07)
- 江西省医保医用耗材付出治理目次(2025年) (2025-05-07)
- 医疗东西成“银发族”安康礼单“新宠” (2025-05-06)
- 你想晓得的生养保险政策都在这里!一文读懂→ (2025-05-06)
- 海南推出“工信8+2”政策系统 加码支持生物医药高质量倒退 (2025-04-30)
- 药易购一季度净利腰斩,转型“虚火”难掩盈利困局 (2025-04-2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