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探索医药产业发展之源

探索医药产业发展之源

  医药行业是一个高新技术产业,能否占领创新高地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创新是医药产业发展之源,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有前进的动力,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大举措确保新品开发

  一、不断优化的研发团队为新产品开发提供强大智力支持。注重研发力量的培育,引进人才的力度明显加大,从国际知名企业引进外籍专家,从全国各专业生产厂家引进某一方面的顶尖人才,从大专院校招聘大量的药学、生物学、化学等相关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与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紧密联系,形成产、学、研一体化。

  二、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为新产品开发奠定坚实基础。加大研发投入,做到科技创新需要多少就投入多少,每年用于项目研发及科技创新奖励的资金达到3000万以上。

  三、不断提升发展思路为新产品开发确定明晰的方向目标。在发展中,不断追求更高、更远、更具特色的目标。瞄准世界最先进水平不断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在生产、贮备、研发的产品和项目中始终如一地贯彻要做就做得最好的理念,始终如一地坚持争创世界一流的水准。

  诸多因素制约新品研发

  调研中发现,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上停滞不前,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从外部因素看,研发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是药品开发的一个巨大阻碍。此外,审评、审批速度慢,影响企业申报的积极性。一方面国家审评审批力量明显不足,难以应对企业日趋加大的申报需求;另一方面企业注册申报基础薄弱,大量申报资料存在明显缺陷。而国家投入不足、地方财力有限也是制约新药开发的重要因素。目前宜昌医药产业的新产品开发基本靠企业自主投入;在发达地区,如东莞,企业研发新产品凡列入部委或国家专项的,地方均按1∶1的比例进行配套奖励,而宜昌无相关政策规定。

  从企业看也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新药研发能力仍显薄弱,宜昌医药行业新产品开发主要集中在东阳光,人福药业、恒安药业等少数有实力的企业,多数企业人才无高地、创新无储备、开发无实力。二是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支撑品种,除了少数独家产品,普药生产的同质化现象依然存在,新产品开发仿制居多,创新不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上市产品中无一个一类新药。三是对新产品开发的紧迫性认识不足。外资企业药品研发投入普遍占销售总额的15%~20%,而目前宜昌药企研发投入最高的为5%,且相当比例的企业无研发投入预算,小富既安的思想具有一定代表性。四是人才结构不合理,有研发能力与水平的人才奇缺,应用型人才居多,创造型人才不足。五是企业普遍缺乏资金实力,特别在产品无优势、生产无规模的状况下,企业抗风险能力比较低,不敢在发展与开发上大举投资或举债。

  多方努力加快开发步伐

  新医改下的产业环境要求未来中国的医药企业,要么具备集约化大生产的规模与实力;要么具备自主创新、技术升级的能力。

  企业要增强新产品开发的紧迫感,在新产品开发中寻找生机。要深刻认识新产品开发的战略意义,把新产品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明确研发方向,根据企业自身实际,寻找新产品开发的突破口;建设人才高地,形成自主研发能力;提升研发层次,着力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搭建产、学、研交流沟通平台,成为企业与审评审批机构间的桥梁与纽带;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医药产业最新技术信息、发展趋势,引导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

  地方政府要出台相关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为产业升级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比如出台医药高端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新产品开发税费优惠政策;建立国家项目配套扶持政策,对获得国家一、二、三类新药证书的项目进行重奖;设立风险投资基金等。

  新药研发要把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在政府统一指导下,通过产学研工程、吸引科技创业和引进国际合作三种途径解决创新技术的来源。

  一是建立生物医药创业企业孵化器。设立专业分析测试中心、开放性生物医药专业实验室、中试车间等,同时选用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配置,以满足现代生物技术领域基本的实验研究需要,为宜昌生物医药行业内的创业企业提供共享平台和相关生物专业技术服务。

  二是寻求国际合作,在孵化园区内开展一批具有原创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研究,推出一批具有国际专利技术的重大产业化生物医药成果,在未来5~10年的时间里,培育一两家产值超100亿元的生物技术龙头企业。

  三是建立新兴医药的产学研联合产业化示范基地,在基地中配套各种技术服务设施和特殊政策。降低创业企业的成本,加快企业成长速度。缩短企业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周期,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