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大学生入医保体现责任的合理分担

大学生入医保体现责任的合理分担

  今年9月起,非北京生源大学生可参加本市医疗保险,享受和京籍大学生相同的医保待遇。此次北京出台具体政策,其中透射出医疗保障制度理性改革的逻辑,可作为后续改革之镜鉴。


  公费医疗制度始于上世纪50年代,由于1998年城镇职工医保改革主要涉及有劳动关系的单位职工,故大学生公费医疗制度仍维持至今。作为从公费医疗到基本医疗保险转轨的最后一环,大学生医疗保障政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医疗保障改革要有利于促进制度的统一,实现社会公平。为避免制度的碎片化,无论什么社会群体,都应纳入到统一的医保制度中。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三分天下,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及新农合分别覆盖城乡居民。尽管大学生、农民工等群体都有其特殊性,但均应纳入到统一的三项制度中来解决其医保问题。


  针对大学生、农民工等群体的特点和医疗需求,可以在统一制度安排下通过特殊的政策设计来适应,却不能因人设置。统一的制度设计,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此次大学生医保新政,一个重要意义即是实现了所有大学生医疗保障权益的平等。北京的大学生,无论是公办大学还是民办大学,无论是京籍还是非京籍,均能享受同等的医疗保险待遇,充分发挥了医疗保险促进社会公平的制度功能。

  大学生医保政策体现了责任合理分担的改革原则。

 

  一是大学生享受待遇以承担缴费义务为前提。过去的公费医疗,大学生无需缴费。现在参保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有利于增强参保学生的保险和费用意识,促使其更主动地关心医疗保险。

 

  二是在财政补助机制上合理界定中央和地方的责任。财政对大学生的补助办法与其他城镇居民有所不同:部属大学由中央出钱,省属大学由中央和省里出钱,市属大学则由中央、省、市三方分担,这有利于减轻部、省属大学较为集中的城市的财政负担。北京市对非京籍大学生参保予以补助,体现了地方政府对外地大学生的应尽之责。

 

  对待大学生参保,北京市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改革策略。先纳入本市户籍的大学生,再覆盖非北京户籍的大学生。对于公费医疗大学生,则采取了暂时维持现状的做法。有人疑问,为何不彻底将这些享受公费医疗的大学生一并纳入医保呢?北京的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改革牵涉利益众多,自当谨慎,采取自然过渡也许是个明智的选择:这些享受公费医疗的大学生,随着毕业走向工作,其原有的保障制度也随之废止。

 

  任何改革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大学生医疗保障实施双轨制只是暂时,这样的折衷方案有利于将改革的阻力减至最小。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