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配方颗粒成中药饮片变革的先驱

配方颗粒成中药饮片变革的先驱

  中药配方颗粒,是将中药饮片用水提取、低温浓缩、瞬间干燥而成的单味中药颗粒系列品种。与传统的饮片相比,配方颗粒具有服用方便、便于携带、利于储存、方便调剂、质量可控等优势。由于是在传统饮片基础上的创新产物,又涉及到“单、共煎”的学术争论,故配方颗粒经历了较长的科研过程。我国某企业自最初开始研制,迄今已有17个年头。

  1987年3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中药剂型研制工作的意见》,要求对“常用中药饮片也要进行研究和改革,如制成粉状、颗粒状等,以利于药效的发挥和药材的节约”。之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了配方颗粒的试点企业,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专家组指导下,有关企业与科研院校分工合作,先后完成了16个国家级课题及项目,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一是规范了600多味中药的工艺。根据中医药理论,尊重几千年来汤剂水煎的历史,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结合现代工艺,最大限度地保留水煎汤剂的有效成分。该工艺确定了每味中药的加水量、升温煮沸时间、煎煮次数;优化了后下品种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和加入比例;选择出合适的除杂工艺;摸索了不同性质品种的喷雾干燥工艺;研制出基本不加辅料前提下的制粒工艺等。此成果获得了国家批准专利三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二是建立了一系列质控手段和标准。通过研究并选定中药材的产地、品种、等级,制订了原料标准;80多个品种采用新鲜药材投料,避免硫磺熏蒸;全部中药测定含量(有含量的)及重金属,部分用农药品种测定农药残留量、黄曲霉素。此外,通过采用薄层层析、高效液相、气相色谱等检测仪器,制订了中间体和成品的检测标准,摸索出其鉴别方法及含量测定法。其中400多个品种采用了薄层鉴别,100多个品种进行了含量测定。《中药配方颗粒薄层彩色图谱集》的第一册已经出版发行,第二册即将出版。

  三是疗效得到了临床研究的证实。中医的生命力在疗效。中药的药性不变,中医的辨证论治方法不变,中药组方原则不变,疗效应该亦不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重点课题证实,20个经典方“共、分煎”动物实验药效研究结果配方颗粒与汤剂疗效无差异。北京友谊医院王宝恩所做课题“复方861对肝星状细胞的增值和胶原合成的影响”以及其他人的课题设计药理药效实验研究共计62个,已有47个省、国家级课题获得通过。

  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以及许多中医药现代化企业的专家们支持下,中药配方颗粒无论从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研究,还是临床、药效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试点”的情况下,中药配方颗粒作为饮片、中成药之间的一种补充剂型,已经被国内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的中、西医院开始接受。配方颗粒使用量逐年上升,目前约占全国饮片销售量的5%左右。

  中药配方颗粒已列入国务院八部委颁发的《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之中,有关的政策法规经专家10多次会议讨论,已到了“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前夕。专家们希望有关政府部门能尽早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国家医保用药范畴,使之真正步入产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发展轨道。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