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儿童用药生产局限性大

儿童用药生产局限性大

  目前在我国市场上流通且较为常用的3000多种药物中,儿童处方药所占比重不足3%,生产儿童用药的专业厂家寥寥无几。而我国约有4亿儿童,患病儿童占总患病人口的20%左右,但90%以上的药物没有儿童专用剂型,通常在医院和社会药房里,儿童用药的剂量只能根据体重、体表面积或年龄等因素将成人剂量折算后给儿童使用。

  药物替代弊端明显

  据有关专家介绍,由于市场缺乏儿童用药,所以,如今儿童用药成人化已是无奈的选择。但是,若一味地以成人药物替代儿童药物具有很大的弊端。

  一是造成资源浪费。在儿童药物中,虽然儿童口服制剂近年来有所增加,但是在针剂和注射液门类中,儿童用药几乎是“真空”地带,只能用成人所用的针剂或注射液代替,由此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如静脉输液,目前药厂生产的静脉输液多为500毫升,而儿童所需剂量一般是一二百毫升,医生开了处方后,护士只能将多余的部分倒掉,然后再配药。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资源十分有限,许多地区还缺医少药,医药资源的浪费无疑非常可惜。

  二是造成人体危害。由于儿童体质与成人不同,体液比例较成人大,基础代谢率高,水盐转换快,因此,儿童对成人用药更敏感。再加上儿童肝肾等脏器发育不全,解毒排泄功能弱,有些对成人使用安全的药品,对儿童却并不安全,有时还非常有害。“儿童酌减”、一片药片掰成几份,容易对儿童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为有些药品服用少了难以保证应有的疗效,服用多了,又会产生毒副作用,违背了用药安全有效的基本原则。

  有关专家介绍,儿童在使用解热镇痛药时,成人用的去痛片中部分成分易使儿童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紫癜;新生儿使用阿司匹林易在胃内形成黏膜糜烂;感冒通可造成儿童血尿。超量或过长时间给孩子用药特别是一些氨基糖苷类药物和解热镇痛药,使用不慎可导致儿童听力、注意力和生长受影响。四环素可引起牙釉质发育不良和牙齿着色变黄;诺氟沙星可引起负重骨关节组织的损伤、抑制骨骼生长;庆大霉素可致儿童永久性耳聋及肾脏损害;新生儿使用氯霉素和磺胺类可引起灰婴综合征和溶血。

  儿童用药值得关注

  欲问儿童用药为何落入尴尬的状态?有关专家认为,主要原因有:

  一是投入多、回报少。儿童药品的研究开发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需要高额的投入,生产的小批量、多批次、工艺相对复杂,造成生产成本较高。同时,其开发周期较长,利润较低。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得到的回报相对较少,因此,企业一般不愿意生产儿童用药。

  二是临床难度大。在临床研究上,对于儿童的一些病症,相应的服药剂量等缺乏有针对性的、可供查询的资料;研制的新药在临床试验中需要有志愿者配合,但在儿童药品的开发中,寻找儿童受试者往往比较困难。有些药的计量单位标示不明确,只是大约的用量,也使家长难以把握。

  三是生产局限性大。儿童用药市场本来应该是个大市场,但是由于很多儿童用药被成人用药所替代,而儿童用药作为一种专科药物,仅局限于儿童,并且儿童患病多集中于呼吸和消化系统等领域,这些药物都是按季节生产的,企业生产时经常要更换品种。在生产淡季时,容易造成生产能力放空的现象,因此,企业不愿意生产儿童用药。

  有关专家指出,儿童用药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一个可开发的大市场。尤其是目前药品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竞争使生产企业在一个有限的“蛋糕”里面不断抢夺,不少企业已经陷入“僧多粥少”的困境。而市场上的儿童用药见到的大多数是儿童百服咛等“洋面孔”,国产儿童用药品寥寥无几。不但是处方药,而且在保健品领域,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也表现出强势一面。如儿童维生素这个市场,90%以上的份额都被惠氏、罗氏、百时美施贵宝这几大企业瓜分。

  专家坦言,儿童作为药品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国内药厂不应忽视儿童用药市场这块可供开拓的“沃土”,也不应把儿童用药市场“拱手相让”给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与其在成人用药市场的“红海”中杀得你死我活,还不如冲破“同质化”围剿,在儿童用药市场中杀出一条新路,从而形成自己的“蓝海”优势。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