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保健行业转向“轻审批重监管”

保健行业转向“轻审批重监管”

  日前,关于《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全国保健行业专家座谈会举行,与会专家和企业将焦点集中在保健食品审批制度上,与会专家呼吁,对保健食品的管理,如果从重审批轻监管的传统监管模式向轻审批重监管模式转变,全面实行备案制管理,将会大大促进保健食品行业发展。
 
  保健行业资深人士董国用称,在《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中,第十条虽然依旧规定“保健食品必须取得产品注册证”,但营养素补充剂只需要“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安全性审查,实行备案管理。”这等于打开了备案的口子。 
 
  对此,上海祥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春指出,从营养素补充剂开始备案制来看,有关部门的思路是清晰的,但力度上过于谨慎。他认为,保健食品应该全面开放,所有保健食品均统一备案。

 

  审批至少有三大弊端:浪费大量企业资金和国家行政资源;审批加大了产品成本,造成企业开发动力下降,并让保健食品逐渐远离了“全民保健”的本意,异化为礼品、奢侈品或特殊渠道产品;审批制对行业规范发展作用非常有限,一些企业经常想方设法通过审批,拿着批号躲在“蓝帽子”后面胡作非为,因此远不及严厉的市场监管对“作奸犯科”的威慑力大。 
 
  美国NBTY中国区总经理夏俊波认为,备案制不是不管,而是要加强管理,具体讲,备案制应该做好一个数据库,3个备案,4个监测:一个数据库是建立《保健食品原料和辅料安全、风险和声称数据库》;3个备案是指对生产厂商(包括国外厂家)备案、对上市产品进行备案管理、对计划投放的保健品广告进行备案;4个监测即标签监测(以方便消费者监督和监管部门检查)、产品质量监测、广告监测、不良反应监测。 
 
  这样做不仅能对保健市场进行全方位监管,甚至能监管不良反应这样的风险。企业头上悬着“随时监管”、“严厉处罚”这两把宝剑,其侥幸心理会大大减少。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