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中生国药联合重组已敲定

中生国药联合重组已敲定

  9月21日,持有其56.27%股份的天坛生物发布了一则公告,国务院已经批准公司控股股东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与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实行联合重组,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重组后的集团公司。这表明备受市场关注的两家医药行业央企--国内最大的疫苗和血制品生产供应商和国内最大的医药流通企业之间的整合迈出了关键一步。

 

     国药中生集团联合重组

  根据国资委网站的公告,9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国药集团和中生集团联合重组。

  国药集团新闻发言人朱京津表示,此次两家集团的重组其实已经开展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与中生集团的联合重组能够很好地补充国药集团的生物医药制药业务,不过最终整合完成的时间现在还无法确定。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则对这两家之前在经营业务上没有交集的医药企业重组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国药集团是做医药流通起家的,在生物医药行业则显得经验相对欠缺,重组整合会是个考验。

 

  然而市场已经对整合之后的国药集团猜想颇多。天相投资在其最新的报告中指出,作为一致药业和国药股份控股股东的国药集团,目前分别持有两家上市公司38.33%和44.01%的股权,在通盘重组之后将以此为平台整合国内南北两个医药商业市场。
  
  对于中生集团在重组后将扮演的角色,招商证券一位医药行业证券分析师分析,整体并入完成后,中生集团将成为国药集团除医药流通、医疗器械、展览会展等业务之外的第八大业务板块,原中生集团旗下的天坛生物很有可能成为重组后集团公司的未上市医疗资产资本化的一个通道,当然天坛生物也有可能作为今后新国药相对独立的一块来运营。
  
  并入国药一说不准确

  对于上述“整体并入”的说法,中生集团总经理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回复称,国务院批复的是联合重组,所以并不是我们并入国药。朱京津也表示并入一说“不太准确”,但是,具体的重组方案还要看后续协商的结果。不过在昨天国资委网站的央企名单中,中生集团已经不在统计之列。

 

  相对中生集团来说,资本市场的反应则要平淡许多,此次重组所涉及的三家A股上市公司,国药股份和一致药业的股价在昨天分别下跌2.99%和上涨0.29%,另一家天坛生物则是停牌一天。分析人士表示,两家联合重组的具体方案还未明确,资本市场的变化将随着重组的操作而逐步显现。

 

  年内或将整合上海医工院

  随着国药重组中生集团的“消息”得到印证,市场对国药整合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的预期大大增加。据国药集团内部人士透露,国药和上海医工院的重组方案很快将会上报国资委,年内就会有结果。

 

  上海医工院是医药行业唯一的中央直属研究所,持有上市公司现代制药38.15%的股权。此前有消息称,上海医工院此次会与中生集团一起整合进入国药集团,由于上海医工院提出希望划归地方管理而将“三合一”的计划改成“分步”进行。
  
  医药行业将呈现三足鼎立

  以资产规模来看,总资产额超过2700亿元的华润集团独占鳌头,旗下正在整合医药资产华源集团和三九医药集团的资产都超过200亿元。此外,隶属上海市国资委的上实集团开始着手整合医药资产,旗下上实医药、上海医药和中西医药停牌筹划重组。业内人士分析,今后国内的医药市场将主要被华润集团、国药集团和上实集团三家瓜分。

 

  将担纲央企医药平台

  此前国资委相关官员在6月份任命国药集团新任董事长时曾表示,支持国药集团建立央企医药平台的设想和建议。

 

  国药集团如能在顺利重组中生集团之后完成对上海医工院整合,将同时拥有一致药业、国药股份、天坛生物和现代制药4家上市公司,加之持有53%股份的国药控股目前正处于在港路演阶段,国药集团届时将拥有两个资本平台。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