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基本药物目录发布“限价令”

基本药物目录发布“限价令”

  本月底,国家基本药物最高零售限价(指导价)有望公布。到2009年年底前,按照国家规划,各种医改政策将密集发布。这对广大的患者或是一个短期的利好,但是对药企而言却意味着由于利润的微薄,对新药研发的积极性随之降低--这对整个医药工业而言并不是个好消息,对整个医药市场而言也可能是一个长期的隐忧。但对基本药物的“最高限价”让整个医药产业链五味杂陈:医药流通商、医药制造商、甚至医院这一产业链利益共同体,被明确了一个透明而不可穿越的天花板。

  此前不久,国家科技部、卫生部等11部委共同设立的“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整个专项国家预算投入66亿元,支持具有创新研发能力的制药企业研发项目和新药孵化基地。这尽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首次大规模投入支持新药创新,但是面对新药研制庞大的胃口,无异于杯水车薪-1000多个项目共同分享,每家只拿到500多万。而在国际上,新药的研制动辄是数亿乃至十数亿美元的投入。

  独家药品无缘单独定价?

  “基本药物目录身上的’光环’逐渐退隐。当它真正揭开神秘的面纱之后,其对医药行业的影响并没有当初预期的大。”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说。

  据悉,基本药物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面临两次定价:发改委制定全国零售指导价;各省招标采购企业竞争带来的二次定价。

  此前,坊间流传基本药物的定价将下降20%.但面对商业流通领域、药企、甚至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的抗议,国家有关部门在定价中又增加了一些回旋余地:比如野生药材价格飞涨,可能会预留给制药企业上游药材价格上升带来的空间。有分析者认为,这种考虑是必须兼顾的,因为企业是逐利而生的,政府如果一味压低价格,将会导致基本药物目录品种无人生产,最终无法供应。

  有业内分析师认为,发改委等部门应该有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因此预计会采取差别对待的方法处理:在接下来的二次定价中,普药各企业会根据自身成本和利润要求申报不同的价格,质量好价格低的产品中标可能性较大,这会加剧普药企业的加速洗牌。让毛利已经很低的药价格回升;价格较高的普药则会面临15%-20%的下降空间,而不是一刀切地都降20%。

  独家品种此刻在各省招标中有讨价还价的机会,多数独家品种的不可替代性为其利润相对值提供了保障。比如云南白药、东阿阿胶、白云山制药等独家产品,将占据最高指导价的顶端位置。但是相对之前机构分析报告纷纷猜测,基本药物目录中的独家品种可取得“独家定价权”,此后发改委对基本药物目录统一定价的规定攻碎了机构们的美好愿望。

  有三十多种产品入围基本药物目录的丽珠药业表示,由于配套细则未出,利润并不好说。显然,对于更多的药企而言,进得太多,利润受影响,企业研发难以为继;基本药物目录有点像鸡肋的味道,不进似乎被排挤在体制之外,品牌受影响。
  “老药”市场占比高达97%

  基本药物目录,微薄的售药收入不足以推动“研发-销售-再研发”的良性循环,对于注重研发的企业似乎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在新药研发上,泽生科技的境遇是一个兔死狐悲的案例。

  历经9年研发,泽生科技的原创新药“重组人纽兰格林”完成了临床Ⅱ期试验,它想要做到全球销售,完成国际临床试验和市场开发还需一笔大支出。而现在临床费用已经耗资3亿元左右。

  据估算,该药全球销售额在50亿美元左右,年利润或达20亿美金。如今,二期临床结果宣布在即,一家美国药厂也在频频接触泽生科技,有意收购该品种。早在2007年初,就有一家欧洲药厂出价3700万美元,并允诺提供全球销售额9%的分成,希望收购“重组人纽兰格林”的全球市场销售权。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05年研制的治疗老年痴呆症的重大新药石杉碱甲衍生物,以600多万元的费用转让给了瑞士德彪药业公司,在欧洲6个国家完成了Ⅱ期临床试验后无力承担后续费用。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