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医师多点执业预防医疗风险

医师多点执业预防医疗风险

  卫生部发布《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医师可以多点执业,医师走穴合法化。一位三甲医院产科负责人认为,保守估计,一年增收10万元不成问题。一个周末开展四五台2000-3000元的手术是“小意思”。
 
  所谓多点执业,是指获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员,在两个以上医疗机构从事诊疗活动。

     最大的受益者肯定是老百姓,现在医疗服务的主要问题是优质医疗资源不足,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医院。让符合条件的医师多点执业,可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共享,盘活现有人才资源、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其次的受益者是各级各类医院,他们可以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其他医院的人才到本院工作,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交流与推广,填补本院工作的空白和不足。同时,各个专家也是医师多点执业的受益者。通过多点执业,可以多劳多得,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从价格判断,一台2000-3000元的手术不会是一般的手术,很可能是一些危重疾病引发的、有相当难度与较大风险的手术。实际上,三甲医院专家走穴,从事的一般都是这类手术。在短短的一两天时间内,走穴医生能够对当地的医疗基础、病人的护理过程以及病人的病情资料做到足够的熟悉吗?如果仅仅是做完手术就走人,那么术后的风险如何防范?又有谁来对病人的情况负责?人命关天,这种轻描淡写的“小意思”恐怕不能让病人放心吧。
 
     这样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有一则这样的新闻:来自赤壁的甄女士去年在县级医院接受了从省里大医院来此走穴的某专家做的手术,却出现问题,去医院理论却被告知该专家不在无法解决。随着医生多点执业的增加,如果监管与防范不到位,那么类似事件就有不断增加的风险。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如果监管处于盲区,一些医生就会过于追逐医疗服务的数量,甚至是超范围执业,或者是在没有注册前提下的不规范执业,这些不端行为都有可能诱发医疗事故,产生一种因为走穴而出现的新型医患矛盾。
 
     所以,医师多点执业的医疗风险需要尽早防范,避免出现“非法走穴”伤民的现象。具体来说,一方面,医师多点执业首先要确保在多点注册的基础上,不能出现患者找不到“做手术医生”的情形。另一方面,必须进行规范化管理,外出行医的医师和医疗机构都应承担相关医疗责任。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