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药材市场已现复苏迹象

药材市场已现复苏迹象

  一方面新医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出台、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若干意见等利好政策暖风频吹,另一方面是甲型流感疫情愈演愈烈。在此背景下,药材市场一扫低迷行情,交易普遍活跃,涨价药材接踵而至。

  如今,有的品种行情已渐入佳境,有的品种蠢蠢欲动,有的品种则暗潮涌动。尽管有的经营商还在买卖十字路口犹豫不决,但在各种利好因素的带动下,药材涨价已是紧锣密鼓。

  大跌品种合理反弹

  一些潜伏底部的药材开始向合理价位回升。自2007年下半年起,药市行情江河日下,80%以上的药材价格下滑。进入2008年,在库存及新货上市的双重压力下,多数药材价格进一步走低,如:白芷从15元(千克价,下同)跌到3元以内,丹参由11元落到3.5元左右,夏枯球从18元掉至4.5元,菊花从20元滑到7元。

  随着2009年秋季产新开始,一些低价药材被多商看好,纷纷赴产地积极组织货源。在各路商家购货的带动下,这些低价药材在产新时节逆市上扬,如白芷、玄参、丹参、郁金、鱼腥草、桑葚、姜黄、良姜、干姜、浙贝、泽泻,夏枯球等。虽然这些品种中有不少依然库存较大,但因价格为近几年最低,2009年新货产量又不大,价格合理回升也在所难免。

  清热解毒类闻风而动

  入秋以来,我国多省区甲型流感疫情继续蔓延扩散,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各医药生产企业及用药单位为备战疫情,积极储备清热解毒类中药材

  其中,金银花艳压群芳,在受灾减产推动下价格不断攀升,流感疫情又进一步使其高歌猛涨。如今,金银花价格已由产新初期的110元(河北产色青货)猛涨至230元左右。青翘、板蓝根、广藿香等也因甲型流感闻风而动,价格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涨。

  东北药材厚积薄发

  今年东北产野生药材可谓是艳阳高照、一枝独秀。自春季以来,苍术、赤芍、白鲜皮等行情蠢蠢欲动,价格上涨不慌不忙。进入5月产期及药市销售淡季(5-8月份),依然止不住涨价的步伐。

  多年的无序采挖,资源不断萎缩,是涨价的主要动力。劳动价值的提高及人为的惜售、囤积,又为价格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尽管朝鲜货时刻在背后“暗战”,但东北药材价格普遍上涨已是多年低迷行情的厚积薄发。

  结语:

  经过两年多的低价调整,药市复苏已是众望所归。一些潜伏底部的低价药材启动在望,产新掉价的药材也是以退为进,如今再次整装上阵。如:冬虫夏草、水蛭、浙贝、平贝、太子参等。

  目前多数药材价格上涨,也仅仅是“小荷才露尖尖角”。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以及中药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药市将逐步走出低谷,热点、亮点品种也将群星闪烁,有的品种将达到或超越历史高价。预计今后1-3年内中药材市场将逐步走向繁荣。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