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结核病治疗新靶点 |
![]() |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世界每年约有800万人感染肺结核,160万人死亡。过去的100年来,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已经夺取了1亿人的生命。自上世纪50年代抗结核杆菌药物的成功开发和使用,肺结核得到有效治疗。
蛋白酶体的主要作用是降解细胞不需要或受到损伤的蛋白质,蛋白酶体抑制药物已被用于癌症治疗,并被建议用于真核病原体如疟原虫和锥体虫感染。
然而肺结核病人至少需服药6-9个月,致死率显著上升。而且绝大多数治疗肺结核的药物只能杀死处于复制状态的结核杆菌,对处于潜伏期的结核杆菌无效。人体内蛋白酶体的功能极端重要,因此抑制蛋白酶体药物的固有毒性使其仅能用于癌症的治疗,不能用于肺结核。
最近,美国威尔康乃尔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学系林钢等的研究成果使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结核杆菌是已知唯一含蛋白酶体的细菌病原体,其蛋白酶体可以保护大鼠肺部的结核杆菌抵御宿主免疫系统。研究人员发现,含氧噻唑-2-酮类化合物,通过苏氨酸与结核杆菌蛋白酶体非可逆性结合,使其失活,丧失对结核杆菌的保护能力,由此杀死潜伏期的结核杆菌。
林钢表示,这项研究不仅发现了结核杆菌蛋白酶体的选择性抑制剂,揭示了以结构为依据的选择性机理,同时也指出了抗生素药物的新靶点--蛋白质降解途径。这对今后结核杆菌生物学以及抗结核药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美国国家过敏与感染疾病研究所(NIAID)结核病研究组负责人CliftonE.Barry认为,这项研究揭示了结核杆菌蛋白酶体的选择性抑制剂存在的可能性。这些新的化合物本身的活性可能很强,不能真正地用于药物生产,但研究者们为类药性分子研究作出了贡献,同时也为结核病的治疗找到了新靶点。
“新化合物的发现,并不意味着一种新的药物将会因此而生。目前,我们正努力筛选一些稳定性强、选择性强、抑制性效果更好的化合物。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能够发现其他类型的能抑制蛋白酶体更加稳定的小分子化合物,并且具有和含氧噻唑-2-酮类化合物相同的选择性机理,以避免其本身不够稳定造成药物研究和开发上难以克服的困难。”林钢说。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Cell子刊:陶勇医生等开发重编程外泌体,治疗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2025-04-21)
- Nature背靠背突破:iPS细胞衍生多巴胺能神经元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试验成果 (2025-04-21)
- 两篇Cell 揭秘细胞因子与大脑的“爱恨情仇”!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因子不仅能指挥免疫细胞对抗病原体,还能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2025-04-21)
- 医保“打包”付费助力医、保、患三方初步共赢 (2025-04-21)
- 落实新规,13省134个兼顾区完成定点批发药店“无码不结” (2025-04-21)
- 益普生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稳健业绩增长并确认全年业绩指引 (2025-04-21)
- Nature子刊:朱孝峰/邓蓉团队揭开铁死亡传播机制,带来抗癌新靶点 (2025-04-20)
- Nature子刊:清华大学江鹏团队揭示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提高抗病毒免疫能力 (2025-04-20)
- Cell:致命蛋白如何变身守护者?DNA双螺旋破解神经退行之锁 (2025-04-20)
- 帕金森病治疗的“巨大飞跃”!两篇Nature论文齐发:干细胞在临床试验中安全、有效治疗帕金森病 (2025-04-1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