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时辰”养生规律: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
![]() |
古人将一日划分为12个时辰,而人体也有12条经脉,12经脉又隶属于12脏腑,每一个时辰都有精气的流注。人们若能顺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12时辰养生的核心规律,在与自然界相融的同时,也就达到了养生的目的。
【子丑寅卯时】睡眠充足蓄精祛糟
子时(23时�凌晨1时):对应的经络是足少阳胆经,对应之腑为胆。胆主少阳春升之气,具有升发之性,全身之阳气,都依靠胆来发动。子时养生,是助其生发一身之阳气。此时该入睡,保证睡眠充足,使胆经获得足够的能量。
丑时(凌晨1时�3时):对应的经络是足厥阴肝经,对应之脏为肝。肝具有使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素问?五脏生成论》说“卧则血归于肝”,丑时如能进入深度睡眠,才能发挥肝藏血的作用。因此,此时不要熬夜,因为肝脏要造血、要解毒,休息好了,才能保证肝脏的功能修复,并提高人体免疫力。
寅时(凌晨3时�5时):对应的经络是手太阴肺经,对应之脏为肺。肺的功能是帮助心推动血液运行,主气,司呼吸,吸入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结合,化为宗气。寅时的养生,是对肺及肺经的调养,使肺经的气血流畅。
卯时(凌晨5时�7时):对应的经络是手阳明大肠经,对应之腑为大肠。大肠的功能是祛除糟粕,如果大肠功能不好,则累及肺,因肺与大肠相表里。起床后,要空腹喝杯白开水,有便秘的人就可帮助排便;没有便秘的人,也要在卯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以此维持好大肠的功能,促进毒素的排出,使皮肤保持光泽。
【辰己午未时】营养充沛神清气爽
辰时(早晨7时�9时):对应的是足阳明胃经,人体胃肠吸收功能最强之时。此时进餐,是器官吸收营养最好时期,早餐一定要注意营养,才能保证一天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且进餐后,还有利于胆汁的排空,可预防胆结石。
己时(早晨9时�11时):对应的是足太阴脾经,养生的重点是脾。脾主运化升清,将早餐的水谷精华,通过脾运输到全身各处。此时也是大脑最具活力之时,是一天中的第一黄金时间,老人可锻炼身体,上班族及学生工作效率、学习效率最高。若脾气虚弱,气血运行不畅,脾的功能失调,就会出现学习、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养脾可通过加强锻炼、经穴按摩、拔火罐等,促进气血运行。
午时(11时�13时):对应的是手少阴心经,心经是调整和改善心脏功能的最佳助手。午时是阳气最盛之时,我们吃完午饭休息片刻,下午还要继续工作,午时养生就是睡上半小时左右,阳中求阴,保养阴精以助养阳气,就能很好地调养我们的心经,预防和缓解心脏疾病。中午一小睡,对养生有重要意义。
未时(13时�15时):对应的是手太阳小肠经,此时是调养小肠经和小肠的最佳时期。小肠把食物里的营养都吸收了,通过脾气运送到血液里,人体这时血液营养成分很高,所以要稀释血液,建议喝两杯水或茶。因为小肠有受剩化物和分清别浊的功能,可有效促进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排出有毒物质。
【申酉戌亥时】锻炼适时静心养肾
申时(15时�17时):对应的是足太阳膀胱经,是调养太阳膀胱经的最佳时期。膀胱的功能是储藏和排泄尿液,调养的关键是合理饮水,健康饮水,促使尿液排出。
酉时(17时�19时):对应的是足少阴肾经,酉时人体的气血流注于肾经与肾,此时是调养肾经、保养肾精的最佳时机。肾的功能是藏精,主生殖和生长发育,为“先天之本”。肾气盛衰决定着机体生、长、壮、老整个生命过程,合理调养与保健,可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因肾气不畅、肾元阴元阳不足而导致的各种不适。
戌时(19时�21时):对应的是手厥阴心包经。心包经简称心包,即人们常说的“膻中”,它是心脏的包膜,其外附有脉络,是通行气血的经络,全称心包经。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邪不可犯。此时可以学习、散步、锻炼身体,准备睡觉前要静心养气,用冷水洗脸、温水刷牙、热水泡脚,睡觉采取右侧卧位,这些是养护心经的好方法。
亥时(21时�23时):又名人定、定昏等,是12时辰的最后一个时辰,对应的经络是手少阳三焦经。对应的脏腑是三焦,此时人体的气血运行到了三焦,三焦有两大功能,一是运行气血、水谷的精微一定要通过三焦的转输,才能到达脏腑、百骸,使得气血津液周流不息,各行其道;二是运行水液,三焦运行水液并将多余的水分下输于膀胱,犹如行水的沟渠,所以说它是决渎之官,即是水液外出的道路,亥时养生就是理顺三焦。

- 相关报道
-
- 高温湿热如何祛湿养生?医务人员分享夏至健康攻略 (2025-06-19)
- 视力好就代表眼睛健康?专家揭示眼健康误区 (2025-06-09)
- 中疾控专家:新冠疫情正在一些省份出现下降趋势 (2025-06-06)
- 回应家长关切 中医药为儿童青少年健康护航 (2025-06-04)
- 最新研究显示 我国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升至43.7% (2025-05-26)
- 小满节气如何养生保健与防治疾病?江西组织专家解答 (2025-05-22)
- 专家:儿童肥胖是营养失衡的表现 需多方共同关注 (2025-05-21)
- 世界哮喘日:普及吸入治疗,推动哮喘全病程规范化管理 (2025-05-07)
- 专家:长期吃生冷食物和“苦夏减重”均不可取 (2025-05-06)
- 专家提示:重点儿童疫苗接种不可忽视 (2025-04-2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
![]() |
![]() |
解决便秘的偏方 | 女孩向往 |
![]() |
![]() |
婴儿出生时瞬间 | 西红柿养生功效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