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药妆市场培育呼唤合力

药妆市场培育呼唤合力

  药妆市场随着新医改政策的推进似乎正悄然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刚刚结束的第62届全国药交会上,不仅药妆展位频频出现,更有某品牌药妆以特装展位亮相,现场人气旺盛。
  

  市场培育呼唤合力 

 

  “药妆”概念炒作多年,也有先行者对此做过不少尝试,但迫于国内药妆消费市场尚未成熟,一方面药妆品牌有限,另一方面消费者教育的压力下沉终端,故而不少药妆店的经营一直不温不火。此次药交会上,药妆产品的热闹营销是否预示着药妆市场的坚冰已经慢慢融化?对此,终端依然抱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在热闹的表象之下,药妆店仍然是一个寂寞的群体。作为业内最早尝试“药妆店”经营的零售药店,杭州武林药店打造的武林药妆店曾一度成为业内学习的榜样。然而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武林药店在药妆店的投入上却一再收缩。该公司潘姓负责人最近表示,其店内的药妆目前仅存雅漾、薇姿、理肤泉三大品牌。其他的国内品牌因为根本卖不动,早就撤柜。除了“药店实力和规模不够外”,“药妆生产及营销的整体环境不妙”也是重要原因。

 

  目前新医改的压力迫使药店在多元化方面的决心更加坚定,潮流正在往药妆靠近,这是好的迹象。但药妆概念的推广需要整个行业的合力为之,成败判断还为之甚早。

 

  利润时代尚未来临  
 

  “国内经营‘药妆’还远未到‘赚钱’的阶段,只有在解决了消费者教育的首要问题之后,才能思考如何扩充药妆品类结构,增加高毛利品种以实现利润回报。”在经过此前几年的尝试之后,郭雄表示,目前药妆依然还在概念导入阶段,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依靠知名产品为药妆概念铺路,若想借此赚钱显然不够实际。

 

  环顾当下,国外品牌进驻药店门槛高,而且利润有限,店员销售的热情也不高;国内生产的药妆品牌,或是前期投入需求巨大,成效缓慢;或是山寨产品盛行,利润高,但销量上不去。上述问题已经成为药妆发展面临的一大矛盾。

  

  与山寨产品的热闹相比,国外真正的药妆品牌对中国市场虽觊觎已久,却仍谨慎入门。此前日本药妆协会早就对中国市场进行过考察,但迫于中国药店经营药妆的“综合能力”不足,迟迟未将更多产品投放药店渠道。

 

  药店现在不是缺产品,而是缺少卖产品的功夫。打造药妆店是一个系统工程,产品虽然很重要,但药妆店的整体形象,包括货架等器具在内的细节配套以及企业的营销能力同样重要。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