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为急救开绿色通道欠款上百万 |
![]() |
医院为急需救治的病人开“绿色通道”,先救人再收费。但有时候命救回来了,病人却没了踪影,钱自然也就收不回来。昨日,广州市人大法制小组视察市卫生局和市第一人民医院,面对医院的“诉苦”,有人大代表建议,政府应加大对社会医疗救治事业的投入,同时也要想办法筹集社会资金。
开了“绿色通道”,5年被欠200万
昨日,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刘朝晖向人大代表诉苦,医院为急需救治的病人开通“绿色通道”,免办一切手续。但部分病人因为还不起医药费或者干脆不想还,脱离危险后拒付救治费“玩失踪”。“很多急救病人送来时连身份证明都没有,无法做登记,医院既不能申请财政50%的补偿,也不能为病人申请急救医疗救助专项资金,医院每年为这类病人垫付的费用多达10万到20万元,5年下来,已经有200万元了。”刘朝晖表示。
市卫生局局长黄炯烈表示,目前对于市一级医院救治急救病人造成的欠费问题,财政按50%的比例进行补偿。同时,病人也可以在对其实施院前急救的医疗机构的协助下,向市红十字会申请最高限额不超过7000元的急救医疗救助专项资金。但据医院反映,7000元的最高限额,与病患实际的医疗费用仍有差距。
另外,对属于流浪乞讨救助对象的危重伤病员,救助费用由承担院前急救任务的医疗机构先行垫付,经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财政、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审核后,按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有关规定偿付。
常被打骂 急救科医生不敢露名
据黄达德介绍,市第一人民医院是首批加入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体系和120急救网络的医院,目前承担的广州急救任务量在全市居第二位。
刘朝晖在座谈中谈到,目前急救医疗在观念、体制上较落后,社会急救多数由急诊科来承担社会急救,急救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量和压力都非常大,医护人员长期疲劳工作。有时候还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医护人员还常常遭到酗酒、吸毒、斗殴病人的打骂。“现在急救科医务人员的胸牌都不敢写名字,只能用编号”。刘朝晖说,这种状况让医务工作者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都没有保障。
黄达德建议,“香港对重点医疗急救单位都会配置警察在急诊室门口维持治安,保障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但广州却没有,本医院的保安又没有执法权。”对此,人大代表王永平建议加强片警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增加“点警”驻守急救中心,保障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Cell子刊:陶勇医生等开发重编程外泌体,治疗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2025-04-21)
- Nature背靠背突破:iPS细胞衍生多巴胺能神经元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试验成果 (2025-04-21)
- 两篇Cell 揭秘细胞因子与大脑的“爱恨情仇”!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因子不仅能指挥免疫细胞对抗病原体,还能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2025-04-21)
- 医保“打包”付费助力医、保、患三方初步共赢 (2025-04-21)
- 落实新规,13省134个兼顾区完成定点批发药店“无码不结” (2025-04-21)
- 益普生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稳健业绩增长并确认全年业绩指引 (2025-04-21)
- Nature子刊:朱孝峰/邓蓉团队揭开铁死亡传播机制,带来抗癌新靶点 (2025-04-20)
- Nature子刊:清华大学江鹏团队揭示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提高抗病毒免疫能力 (2025-04-20)
- Cell:致命蛋白如何变身守护者?DNA双螺旋破解神经退行之锁 (2025-04-20)
- 帕金森病治疗的“巨大飞跃”!两篇Nature论文齐发:干细胞在临床试验中安全、有效治疗帕金森病 (2025-04-1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