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企业纷纷介入中国中药市场 |
![]() |
近年来,众多的外资药企对于中药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过去数年来,外资中药企业正悄悄以合资、独资等形式介入中国的中药市场,并将大部分产品销往内地。
据统计,国内大约90%以上的中药都没有申请专利。多年前美国就抢先对吉林生产的“人参蜂王浆”申请了专利,韩国在中国申请了“牛黄清心丸”的专利,还有市场上热销的德国和法国的银杏叶制剂,日本的救心丹都是中药的衍生物。而中国产品如果在这些国家的市场上销售就变成了侵犯他人专利权的行为。
有专家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很多中药都是来自于动植物,申请专利的难度较大。此外,中药缺乏足够的临床试验的数据,很难证明中药的疗效,很多中医药的知识都是作为一种秘方存在的,秘方虽然疗效显著,但机理是什么说不清楚。一旦资金雄厚的外资企业利用科技手段对中医药进行化学研究,搞清机理并申请专利之后,中国企业很难再走向国际市场,也有可能丢掉国内市场。
从国内中医方面来讲,都希望能尊崇传统。我们有很多剂型、汤药、膏丹丸散都可以治病,可能从传统来讲,有时候这个传统很难丢掉。归根到底,这些东西是西方人学不了的,没有这种文化根底,能拔罐针灸就已经不错了。把中医药的东西弄过去,更多的是在成药方面,但是这也迎合了现在的发展。
对于目前中药研发局面,其实就是中国自己瞧不起自己,就西药来讲,它还是有实际的临床效用,西方医学发展到现在可能进入一个瓶颈期了。它的化学合成成本又太高、创新意识又不太强,那么现在突然发现传统医学中的中医药有这么一个宝库。尽管咱们自己有很多人,包括临床、医学界,学西医的人都不相信,但是外国人的商业头脑和科技的那种意识比较敏锐,觉得可以从这个宝库中发掘出东西来。
现在,外资中药企业正悄悄以合资、独资等形式介入中国的中药市场,并将大部分产品销往内地。对于专利权的保护措施,同仁堂宣传部姜晓东说:“我们早就呼吁这个问题,关键是政府得有作为,我们想保护产权却保护不了,连自己的品牌都保护不好。主要是国家不出台一些政策,我们也没办法。”
中药专利权的问题也不是一句话能说清的。西方现在所谓的科学体制已经有几百年了,而我们是从改革开放才开始的。改革开放总共才30年,前十年还糊里糊涂的,真正开始重视这方面的,也就在这一二十年,所以这方面的差距就非常大,它是一种概念方面的问题。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CT的致癌风险超出想象:最新研究显示,过度CT检查或导致5%的癌症新增病例,尤其是儿童青少年 (2025-04-21)
- Cell子刊:陶勇医生等开发重编程外泌体,治疗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2025-04-21)
- Nature背靠背突破:iPS细胞衍生多巴胺能神经元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试验成果 (2025-04-21)
- 两篇Cell 揭秘细胞因子与大脑的“爱恨情仇”!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因子不仅能指挥免疫细胞对抗病原体,还能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2025-04-21)
- 医保“打包”付费助力医、保、患三方初步共赢 (2025-04-21)
- 落实新规,13省134个兼顾区完成定点批发药店“无码不结” (2025-04-21)
- 益普生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稳健业绩增长并确认全年业绩指引 (2025-04-21)
- Nature子刊:朱孝峰/邓蓉团队揭开铁死亡传播机制,带来抗癌新靶点 (2025-04-20)
- Nature子刊:清华大学江鹏团队揭示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提高抗病毒免疫能力 (2025-04-20)
- Cell:致命蛋白如何变身守护者?DNA双螺旋破解神经退行之锁 (2025-04-20)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