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医药信息化让ERP与GMP完美结合

医药信息化让ERP与GMP完美结合

  前不久,在医药行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江苏省全面启动了医药行业信息化管理。在整个医药行业,用信息化去提升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已经是很多企业不得不做的事情。企业希望通过实施信息化,使管理水平上一个台阶。

 

  向管理信息化要效益

 

  “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你利用了多少资源”,在制造业信息化工作不断推向前进的今天,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这一战略方针,也正在从口号变为现实的行动。而医药行业在近年来利润空间不断压缩的情况下,很多医药企业开始眼光向内,实施信息化管理,以达到降费增效目的。一些医药企业已经从信息化管理改革中尝到了甜头。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总监王卫列笑对记者说,恒瑞医药的信息化成果是”逼“出来的。

  ERP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2003年末库存总额与上年同比下降30%,库存周转率提高40%;2003年4月至12月,仅销售部门根据ERP系统的分析和应收账款明细就将应收款总额降低了40%,延期交货减少30%;物流配送服务水平大幅提高,与2002年相比,准时交货率平均提高30%,误期比例下降25%;有了及时准确的生产计划信息,采购人员可以集中精力进行供应商选择和比值比价,使采购时间缩短30%;由于信息集成度高,各项计划优化,生产计划准确率提高30%。还有很多效益是无法用数字估量的。实施信息化以后,通过销售合同签约、发货和销售回款分析,加强了市场营销的科学决策,促进了销售额的稳步增长。

 

  GMP为信息化奠定了基础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仅改变了全球市场竞争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也改变了制造的模式,改变了医药企业的管理模式。为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我国医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国家信息中心组织成立的”企业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道路“课题组在2004年启动了”中国医药企业信息化现状与趋势“大型课题研究,重点对已通过GMP认证的制药企业和部分医药流通企业、医药装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专项调查,并根据调查反馈意见推出《中国医药企业信息化发展报告》。
  报告指出,在制药企业中,已设立信息化机构且有专人负责的占总数的80%。在医药企业中,已接通互联网的占 96%,已建有局域网的有88.7%,对信息化投入资金的医药企业也由2003年的20%直升到2005年的58%。调查显示,医药企业中已实施ERP系统的占37.7%,正在进行ERP系统建设的15.4%,拟建立的31.4%,暂时没有打算的15.4%。

 

  走出”成功难“的怪圈

 

  没有医药企业的信息化,就不可能有医药企业的现代化,但成少败多是目前医药企业实施ERP的残酷现实,某知名药企与本土软件公司金蝶公司合作失败的消息更是让许多酝酿上ERP的医药企业放慢了信息化的脚步。但同样是采用ERP,成功的例子也不算少,如恒瑞药业、东阿阿胶、紫竹药业等,那么,医药行业信息化成败的关键是什么呢?
  目前医药企业信息化最大的问题,是软件规范与实际运作流程之间的鸿沟使软件公司与企业双方在合作中难以磨合。由于我国企业的信息化改造还处于初级阶段,多数制药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对企业信息化的具体实施没有经验,加上对外部信息的不了解与部门利益的制约,企业提不出一个系统的需求清单。
  假如软件供应商指派的项目经理工作能力和经验不足,再遇到基层单位的不配合和不支持,就更难以获知企业的真实需求。由于需求调查和分析的不彻底,在不少情况下软件供应商只能将定型的商品软件提交给医药企业。结果是,到了项目验收阶段,基层单位才真正明白信息化是怎么回事,此时才会提出各种需求和问题,要求软件供应商加以解决,不少项目就是因为这样多次不断地进行返工而逐渐变成了”胡子工程“。软件一旦不能给企业带来真正的效益,必然就会引起用户的不满,于是,各种矛盾便会一起暴露出来,引起种种纠纷。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