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加码注资在华中药市场 |
![]() |
近日,瑞士药企诺华制药在中国高调宣布,将针对中国市场研发中草药,并欲以5亿元并购中国药企。事实上,觊觎中药以及中国医药市场的不仅仅是诺华,众多的外资药企对于中药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过去数年来,外资中药企业正悄悄以合资、独资等形式介入中国的中药市场,并将大部分产品销往内地。而进入中国医药市场的国家远不止亚洲范围内的国家,还包括美国、德国、瑞士等国。
据统计,国内大约90%以上的中药都没有申请专利。多年前美国就抢先对吉林生产的“人参蜂王浆”申请了专利,韩国在中国申请了“牛黄清心丸”的专利,还有市场上热销的德国和法国的银杏叶制剂,日本的救心丹都是中药的衍生物。而中国产品如果在这些国家的市场上销售就变成了侵犯他人专利权的行为。
有专家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很多中药都是来自于动植物,申请专利的难度较大。此外,中药缺乏足够的临床试验的数据,很难证明中药的疗效,很多中医药的知识都是作为一种秘方存在的,秘方虽然疗效显著,但机理是什么说不清楚。一旦资金雄厚的外资企业利用科技手段对中医药进行化学研究,搞清机理并申请专利之后,中国企业很难再走向国际市场,也有可能丢掉国内市场。
对于目前中药研发局面,贺用和认为:“其实就是中国自己瞧不起自己,就西药来讲,它还是有实际的临床效用,西方医学发展到现在可能进入一个瓶颈期了。它的化学合成成本又太高、创新意识又不太强,那么现在突然发现传统医学中的中医药有这么一个宝库。尽管咱们自己有很多人,包括临床、医学界,学西医的人都不相信,但是外国人的商业头脑和科技的那种意识比较敏锐,觉得可以从这个宝库中发掘出东西来。所以人家通过各种途径:会议或者所谓的科研协作、还有中国的医生去海外学习或看病,就把咱们中国的东西拿过去变成他们的。”
现在,外资中药企业正悄悄以合资、独资等形式介入中国的中药市场,并将大部分产品销往内地。而在多年前我们就已有沉痛的教训,青蒿素被国外一家企业根据科研论文进行结构改造并抢先申请了专利,年出口额达2亿至3亿美元。日本在中国六神丸的基础上开发出救心丸,年销售额达上亿美元。江苏地道的传统中药材薄荷,目前已有8项专利落在美国人手里。
对于专利权的保护措施,同仁堂宣传部姜晓东透露:“我们早就呼吁这个问题,关键是政府得有作为,我们想保护产权却保护不了,连自己的品牌都保护不好。主要是国家不出台一些政策,我们也没办法。”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Cell重磅:我国学者发现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spectosis,为溶血相关疾病治疗打开新思路 (2025-04-22)
- CT的致癌风险超出想象:最新研究显示,过度CT检查或导致5%的癌症新增病例,尤其是儿童青少年 (2025-04-21)
- Cell子刊:陶勇医生等开发重编程外泌体,治疗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2025-04-21)
- Nature背靠背突破:iPS细胞衍生多巴胺能神经元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试验成果 (2025-04-21)
- 两篇Cell 揭秘细胞因子与大脑的“爱恨情仇”!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因子不仅能指挥免疫细胞对抗病原体,还能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2025-04-21)
- 医保“打包”付费助力医、保、患三方初步共赢 (2025-04-21)
- 落实新规,13省134个兼顾区完成定点批发药店“无码不结” (2025-04-21)
- 益普生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稳健业绩增长并确认全年业绩指引 (2025-04-21)
- Nature子刊:朱孝峰/邓蓉团队揭开铁死亡传播机制,带来抗癌新靶点 (2025-04-20)
- Nature子刊:清华大学江鹏团队揭示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提高抗病毒免疫能力 (2025-04-20)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