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甘肃省中药材年产能增长7.60%

甘肃省中药材年产能增长7.60%

  甘肃省中部地区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立足本地自然优势,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中药材生产形势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今年,该省中药材种植面积为247.79万亩,比去年增加6.99万亩,增长2.90%;预计总产量达50万吨,比去年增加3.5万吨,市场增长7.60%。

 

  从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了解到,随着国外对中药材需求持续增加,我国中药材连续三个月出口量增长超30%,出口回暖,形势渐稳。

 

  甘肃省统计局的调查显示,今年该省红芪、党参、当归、大黄四种中药材产量高,品质优,并畅销国内外。其中,当归种植面积36.79万亩,产量7.25万吨;甘草种植面积15.12万亩,产量8.90万吨;黄芪种植面积36.66万亩,产量7.04万吨;柴胡种植面积26.23万亩,产量4.26万吨。定西、平凉、酒泉、张掖、武威和天水等地中药材产量较大,中药材种植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

 

   据了解,今年10月份我国中药材及饮片出口数量2.1万吨,同比增加40.8%,出口额4830万美元,同比增加34.2%。出口数量自8月份开始,止住前7个月的连续负增长,呈现连续3个月大幅增长,分别为8月份同比增长34.3%、9月份市场同比增长38.8%、10月份同比增长40.8%。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甘肃省中药材生产稳步增长,主要得益于近年来主产区各级党委、政府把中药材生产作为富民增收的特色产业来抓,措施到位,力度加大,充分利用当地适宜于发展中药材产业的自然优势,扩大了生产规模。

 

  同时,我国中药材价格比较稳定,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效果明显好于粮食作物,农民种植中药材积极性较高,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此外,随着信息市场的快速发展,农民通过各种媒体能及时获取一定的药材市场信息,及时调整药材种植结构和品种,在不断增产的基础上增加了收入。目前,中药材种植业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有效途径。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