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上海市药品监管模式成功转型

上海市药品监管模式成功转型

  近日从市食药监局召开的药品稽查工作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今年以来,上海市食药监部门药品稽查监管模式已经成功转型。将监管触角从流通领域的药店,直接前移到生产领域的药企,从药品安全的源头遏制风险、隐患及药害事件的发生。

 

  药企抽验“全覆盖”

 

  “以前,上海的个别药企,监管人员两年都去不了一次。而现在,有家药企一年去了6次。”市食药监局药品稽查大队长王有志昨天在新闻通气会上说。过去,稽查方向主要针对流通药店,而忽略了生产环节的药品安全隐患。

 

  今年起,药品稽查大队从事生产环节监管人员,从30%调整到60%以上,对上海232家处于实际生产中的药企实施了全覆盖的原辅料、制剂质量抽验,并对沪上58家高风险药企实施了519%的高密度检查。

 

  稽查人员深入药品生产实地监管,排除了很多处于非成品阶段的隐患。比如,一药企发生儿童乙肝疫苗存在混批号现象,稽查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查明原因,及时制止了混批号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

 

  流感疫苗全程监管

 

  疫苗是高风险药品,流感疫苗的安全性更是目前公众关注的热点。市食药监局副局长唐民皓昨天透露,今年食药监部门针对流感实施的抗生素药品专项抽验全部合格。

 

  此外,对目前上海正在进行的流感疫苗生产实施全程监管,并与市疾控中心和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实行联动,一旦接种者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处置上报。

 

  唐民皓介绍说,对疫苗及其他药品使用情况的监测,得益于目前已经实施的药品流通实施监控系统,一旦发生“风吹草动”,10分钟内就可找寻到问题药品来源及去向。

 

    “扫街”整治马路收药

 

  药贩子沿街设摊回收药品屡禁不止。王有志介绍称,今年,市食药监局针对医院门口的药品回收小广告,采取跟踪打击,成功查处3起非法回收药品案件。不过,随着打击力度的加大,药贩子非法回收行为越来越隐蔽,增加了监管难度。明年是世博年,食药监部门将重拳打击上述违法行为,针对“马路收药”的“扫街”行动将随时开展。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