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进出口市场发展呈放缓趋势 |
![]() |
09年即将过去,盘点这一年医疗器械行业,受惠新医改,国内扩展低端市场;药监等部门出台器械广告标准,规范市场发展;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医疗器械进出口市场发展呈现放缓的趋势。
新医改实行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显著受惠
新医改明确指出,国家将逐年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和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建设,可以预见,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将催生国内医疗器械低端市场变革,按照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关原则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要求,卫生系统建设的重点领域之一将是基本医疗设备装备。
据统计,国家三甲以上的医院是563家,二甲县级以上5000家,“十一五”规划的医疗服务机构(包括社区医院)总共是31万家。其中80%以上是个体诊所和县以下基层医疗机构。在这些医疗机构拥有的医疗仪器和设备中,有15%左右是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产品,有60%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产品。可以预计,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机构将不断淘汰老旧残次医疗器械,从而推动医疗器械行业的快速发展。
前3季度医疗器械出口放缓 未来形势有望好转
据海关统计,2009年1?9月,医疗器械类产品进出口总额达128.53亿美元,同比增长9.1%,增幅与去年同期(35.36%)相比下滑了26.26%。医疗器械进出口占医药保健品类产品同期进出口总额的33.66%,其中进口金额为43.82亿美元,同比增长16.35%;出口金额为84.71亿美元,同比增长5.69%。贸易顺差40.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42.49亿美元)相比,下降了3.74%。
预计今后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形势将有所好转。一是国际经济形势缓慢回暖,大宗商品价格重拾升势;二是医疗器械属刚性需求产品、我国产品的质价比优势相对突出以及三季度通常为出口的高峰期几方面有利因素将促进出口保持增势;三是未来3年,我国政府8500亿元人民币卫生投入预算将吸引更多国外企业进入,为我国医疗器械进口市场注入更大的活力。
医疗器械广告发布标准出台 器械市场监管从严
2009年4月28日,国家工商总局、卫生部、国家药监局出台了《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发布标准》,自2009年5月20日起施行。
《标准》规定:广告中必须标明四大要素:经批准的医疗器械名称、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名称、医疗器械注册证号和医疗器械广告批准文号。规定,此类广告不得含有有效率、治愈率、表示功效的断言等,不得使用类似“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用语,也不得出现“安全”、“无毒副作用”、“无效退款”、“无依赖”、“保险公司承保”等承诺性用语,以及“最新技术”、“最先进科学”、“国家级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等绝对化或排他性用语。
政策扶持 医疗器械行业前景一片看好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由小到大,迅速发展,现已成为一个产品门类比较齐全、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市场需求十分旺盛的朝阳产业。特别是近年来,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不但连续多年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而且产品出口的数量和科技含量也不断提升。
专家指出,今后的十至十五年,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建国几十年来形成的发展基础,人民群众保健康复对医疗器械的刚性需求,医疗器械相关学科技术人才的长期储备,国家对医疗器械技术创新的大力扶持,都是促进医疗器械产业高速发展的保障和动力。

- 相关报道
-
- Cell重磅:我国学者发现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spectosis,为溶血相关疾病治疗打开新思路 (2025-04-22)
- CT的致癌风险超出想象:最新研究显示,过度CT检查或导致5%的癌症新增病例,尤其是儿童青少年 (2025-04-21)
- Cell子刊:陶勇医生等开发重编程外泌体,治疗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2025-04-21)
- Nature背靠背突破:iPS细胞衍生多巴胺能神经元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试验成果 (2025-04-21)
- 两篇Cell 揭秘细胞因子与大脑的“爱恨情仇”!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因子不仅能指挥免疫细胞对抗病原体,还能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2025-04-21)
- 医保“打包”付费助力医、保、患三方初步共赢 (2025-04-21)
- 落实新规,13省134个兼顾区完成定点批发药店“无码不结” (2025-04-21)
- 益普生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稳健业绩增长并确认全年业绩指引 (2025-04-21)
- Nature子刊:朱孝峰/邓蓉团队揭开铁死亡传播机制,带来抗癌新靶点 (2025-04-20)
- Nature子刊:清华大学江鹏团队揭示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提高抗病毒免疫能力 (2025-04-20)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