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居民家庭药箱诸多安全隐患待解决

居民家庭药箱诸多安全隐患待解决

  据“2009中国家庭药箱调查”上半年调查结果显示,仅有40.6%的家庭会定期整理家庭药箱,近60%的居民偶尔或从不整理家庭药箱,其中超过20%的居民从不清理家庭药箱或从不注意过期药品问题。

 

  对过期药处理不当 害人害己破坏环境

 

  调查报告显示,7.8%的居民存在服用过期药现象。事实上的数据还远不止这些,从居民对药品说明的阅读情况看,近四成的居民在用药前仅会阅读适应证和服用方法等内容,而对药品其他信息往往忽略,而这就可能造成无意识地服用过期药。

  另据调查,73.4%的居民将过期药随意丢弃在垃圾箱中,0.8%的居民将过期药卖给药贩,能正确将过期药集中扔到社区或药店的过期药品回收箱中的仅有17.9%。因此,过期药的不当处理所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

  专家指出,过期药品早已明确归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属于环境污染源之一。大多数药品过期后就会挥发,首先会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一些过敏体质的人一直找不到过敏原,其实就可能与一些挥发性强的过期药品成为过敏原有关。比如青霉素过期后处理不当,挥发时会刺激呼吸道,同时通过吸入又可以造成人体过敏。  

 

  滥用滥购药物 花钱多危害重

 

  很多家庭会在未生病时储备几种常用药,特别是在药店搞活动、特价促销时,一些居民更会购买、囤积特价常用药,比如感冒药、止痛药等。调查报告中显示,此类药在家庭药箱中占91.6%。很多老百姓认为,这类药早晚都会用得上,有备无患。但由于缺乏对药箱的管理,居民往往重复购买同类药品,原本想买便宜药,反而增加了药费的支出,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我们也看到,药物滥购也是造成过期药现象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些居民为了能让病好得更快,就自行加大药量,在调查中存在这种行为的居民占到30.3%。他们不知道,自行加大药量的危害也是非常严重的。药品的使用剂量是根据药物在人体中的代谢水平严格规定的,加大剂量不仅不能增加治疗效果,反而能让药物的副作用加大,有些情况甚至会引发新的疾病。

 

  居民呼唤用药咨询 药师作用亟待发挥

 

  调查显示在居民希望获得的服务中,用药咨询以76.5%占据调查首位;其次是疾病和用药知识讲座,占54.4%;血压、血糖等各项检测以50.5%占第三位;而希望获得物美价廉的药品仅占到41.3%。可见随着居民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居民的家庭药箱用药观念也在提升,从原来的“买好药”逐渐转变为“用对药”。
  受传统观念以及对药师的不信任等因素影响,很多居民的咨询对象大多还是停留在医生范畴上。随着我国自我药疗人群的日益壮大,以及药店购药的经济性、便捷性等特点,选择从药店购药并进行自我药疗逐渐成为现代人的首选。但进行自我药疗合理使用药物也并非易事。正确的使用药物是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用药知识基础之上,对于没有经过专业医药教育的普通消费者来说很难做到这一点。正所谓无知者无畏,很多自我药疗的患者,最后变成了自我药害。

  药店作为社区医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承担的责任不仅仅是销售药品,同样也承担着教育患者,提高患者安全用药意识的责任。药师都是经过专业教育的人员,他们对药品的了解程度有些甚至超过医生。而药店药师与患者接触的机会更多,对老百姓用药中的疑问和错误认识也更加了解。因此如果每个消费者都在购药的同时能有意识地多咨询药师,会对避免百姓家庭药箱错误用药有很大的帮助。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