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中药行业的发展悬疑犹存

中药行业的发展悬疑犹存

  12月前,新版医保目录终于如约出台。正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但谁也无法否认中药行业是最大的赢家。而目录的调整只是一个前奏,在医疗改革推向纵深的过程中,中药行业的发展悬疑犹存。

 

  结构调整

 

  历经5年,新版医保目录的神秘面纱终被揭开,中药无疑是个亮点。“中成药是值得重点研究的领域,因为其目录扩张速度明显快于西药,而且有很多独家品种新纳入。”这是业内分析人士的普遍共识。
  数字最能说明问题。相比2004年版医保目录,2009年版新目录中西成药合计数目由1854个增加到2151个,整体扩容16%。其中,中药产品种类从823个扩大到987个,数目提升19.9%;西药产品种类从1031个扩大到1164个,数目提升12.9%。从医保目录里中西药品占比变化看,中成药种类占比也从2004年的44.4%提升至45.9%。 

  有分析人士表示:“数据统计反映出中成药的扩容程度明显大于西药产品,这对中药企业的发展将有很大的刺激作用。”中金公司认为:中成药种类增加速度明显快于西药,表明了政府意在进一步推动中药产业发展,发挥中成药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
  而从中药目录调整所涉及的具体品种来看,一些注射剂型被调出,新调进约250个品种,其中有针对性地增加了儿科用药,并在抗病毒、心血管、妇科以及骨科等中药优势领域增加了相应品种。
  这一调整无疑与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整体规划相匹配,有利于发挥中药行业的优势。早在今年5月份,国务院就公布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也提出要把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品种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报销范围。在8月份国家发布的基本药物目录中,中药品种有102种,占据了整个目录的三分之一,中药饮片也首次进入目录。

  中药产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但一直没有被我们所重视,如今新医改通过的一系列政策引导、基本药物目录以及此次发布的医保目录,都将使我国的中药发展有一个质的飞跃,有利于整个中药产业的发展。   

 

  对接之惑

 

  大家现在都很关心明年的招标,买方比较关注其中超预期的表现。基本药物目录出来了,医保目录也调整了,看看有没有一些企业会在招标中给大家带来惊喜。

  事实上,对于中药产业而言,在医保利好的大方向之下,关于招标、物价等诸多问题并不明朗。医保目录相关规定显示,对于甲类药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再进行调整,各统筹地区应于今年12月份开始执行使用。乙类药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按规定进行调整后,再由所辖统筹地区执行使用。
  对于基本药物目录,地方也有一定的增补空间,现阶段正是各省颁布基本药物补充目录的高峰期。基本药物目录与医保目录的对接将衍生不少困惑。一个疑问就是,一些中药大省,是否会对中药类产品的增补有所侧重,而这些增补品种按照基本药物进行管理,那么与医保报销如何衔接?
  而即便是进入医保目录的中药独家品种,也并非就能万事大吉。进入甲类目录的中药独家品种,都由国家统一定价。其中国家基本药物已有零售指导价,里面不乏提价的品种。但是,对于进入医保目录乙类,以及基本药物地方增补部分的OTC独家品种,即地方物价局定价权限范围内的品种,则存有更大的变数。
  另一方面,“治疗性基本药物由医保统筹全额报销,那么非治疗性基本药物的报销比例又会怎样”? 

  新版医保目录限制使用的情况更加普遍,2009年版医保目录从控制医保支出、防止临床滥用和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等角度出发,规定了更多限制使用的情况,比如限制某些病种使用、限制为二线用药等。这对于中药类产品也不例外,部分产品限定了报销范围。对于企业而言,这将是不小的挑战。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