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呼吁制药业结构调整 |
![]() |
加时一天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未尽人意地落下帷幕,其通过的《哥本哈根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发达国家市场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作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广泛共识。
尽管这是一份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但通过提高能效和降低碳排放量以应对气候变化业已成为世界各国共识。在这一背景下,“三低模式”(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低碳发展”等一系列市场新概念新政策亦将应运而生。在我国发布的确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中,不仅提出了减排40%-45%的目标,亦提及“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体系”。
众所周知,因为污染严重,发达国家多年前就把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原料药产业向第三世界国家转移。中国亦在全球化的产业分工中承担了很多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如以出口为利润主体的原料药行业,可谓是我国整个医药制造工业中污染最为严重的产业--其产品以出口为主,在其他国家消费的同时,中国则背负了资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双重代价。
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医药商品出口增长速度明显减缓,其中1-8月化学原料药则进口跌31%,出口跌4%,是近5年来化学原料药进出口的首现负增长。在日前举办的中国绿色原料药产业高层论坛上,一些原料药生产和使用企业亦纷纷对目前原料药产能严重过剩和高度污染问题表示担忧。
尽管去年我国已出台了《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但对于以生物发酵类工艺为主的原料药生产方式,除了废水排放问题,还有废渣、废气等污染性的排放亟待解决。同时,《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还将药厂生产成本普遍提高了20%左右,这种环保成本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会进一步推高原料药价格。
种种迹象表明,“低碳制造”的制药工业结构调整时代已经到来。低碳经济不仅仅是产品自身资源消耗少,还包括了产品的创意、科研、投资、生产、销售、服务、回收等一系列过程都必须蕴含着低碳机制。在各国正向中国推销减碳技术和碳捕集封存技术的狂轰乱炸中,中国制药工业如何实现低碳工艺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重要议题。
目前,已经有不少的跨国药企开始行动起来,向中国企业推广其“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以谋求在“低碳经济”中再赚一笔。而在以低碳技术和产品为核心的新一轮国家竞争力角逐中,谁领先一步,不仅仅将是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同时亦可在技术转让、标准制定上获得领跑权,成为国际市场最大的利润赢家。

- 相关报道
-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黄果在上海、江苏等地调研推动医药家当数智化转型 (2025-05-07)
- 江西省医保医用耗材付出治理目次(2025年) (2025-05-07)
- 医疗东西成“银发族”安康礼单“新宠” (2025-05-06)
- 你想晓得的生养保险政策都在这里!一文读懂→ (2025-05-06)
- 海南推出“工信8+2”政策系统 加码支持生物医药高质量倒退 (2025-04-30)
- 药易购一季度净利腰斩,转型“虚火”难掩盈利困局 (2025-04-29)
- 强化网络贩卖监管、保证"大众用械平安 (2025-04-29)
- 欠缺药品平安义务系统漫谈会在京召开 (2025-04-28)
- 《中药新药研发用临床需求清单(第二批)》宣布 (2025-04-2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