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疗器械行业 > 医疗器械招商应鼓励厂家招标

医疗器械招商应鼓励厂家招标

  近年来,医疗器械招商越来越火爆,随着多种多样的招商方式的传播,参与政府采购的医疗器械的投标人也发生了变化。因此,专家建议,厂家应直接招标。


  近几年,参与政府采购医疗器械的投标人“名片”发生了明显变化,满眼尽是经营企业,而难见生产企业。这种变化,源于生产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的避险心态和市场营销策略的变化。自前几年某些国外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因行贿被列入政府采购黑名单而逐出市场后,国外企业的销售策略便开始发生改变:尽管他们在中国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还是会授权委托中国的厂家或经营公司(主要是当地的)去投标,国外企业仅提供产品和技术支持、售后服务。同时,国内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也如法炮制,即使在自家门口,也会委托一些屡屡中标的当地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投标。这种改变很快在各地催生了一大批新生的医疗器械经营商。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是经营商具备广泛的人脉资源,在并不规范和成熟的市场环境里往往如鱼得水。
 
  
  有人说,这给本地财政增加了税收,没什么不好。但是,我们再算算另一笔账:经营商参与投标,势必要追求自身的利润,自然会考虑自身的经营成本以及可能发生的公关费用,整个投标的成本必然加大,中标价也会整体抬高。更让人忧虑的是医疗器械经营商的资质和条件。经营商和投标产品的生产厂家的合作大多短暂,往往是一单一授权、一次合作的周期通常是90天左右。而多数经营商的规模很小,注册资金不实,流动资金不多,经营医疗器械的时间也很短,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较弱。某些经营者甚至会注册好几个不同的公司,根据市场风云随时变换身份,或一起出动围标、陪标,一有风吹草动,就玩“失踪”或干脆注销公司。
 
  
  因此,政府采购医疗器械项目应该鼓励生产厂家直接投标。在资质设置上,可以根据采购项目的特殊要求,明确以生产厂家为投标主渠道;在评标规则和评分细则上,可向生产厂家投标者给予适当倾斜。


  由此可见,医疗器械招商不仅仅是委托招商,更应该是让厂家直接投标。所以,政府应当鼓励厂家直接投标,这样才是为企业获得利润的好方法。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