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官方对乙肝疫苗安全性问题进行通报

官方对乙肝疫苗安全性问题进行通报

  对于近期的乙肝疫苗致死事件,很多人开始关注乙肝疫苗安全性的问题。据统计从2000年到今年12月份,已上报188例接种乙肝疫苗后死亡的情况,在其中最终确定为疫苗异常反应的18例,近年每年有四五例。昨天下午,国家食药监总局、卫生计生委联合召开发布会,就这些事件进行通报。

 

  接种后亡能否视为疫苗致死。接种疫苗后致死,是否能“归咎”于疫苗,如何界定?判断一个疫苗和疾病是否存在关系,除了时间上的关联之外,还要遵守特异性、关联强度等原则。疫苗接种后的疑似异常反应,是指疫苗本身合格、操作过程无问题,但出现了损害的现象。此外还包括多种情况,例如偶合症、心因性反应,或者是轻微的不良反应等。


  界定是否系接种疫苗致死,需由流行病、临床医学、疫苗学、法医等领域专家共同确定。目前国内对于疫苗不良反应监测是独立系统。根据世卫组织建议,2005年开始在10个省试点,现已全面铺开,去年监测数据突破10万例,疫苗异常反应发生情况没有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范围。


  乙肝疫苗接种是否安全可靠。针对公众对乙肝疫苗接种安全性疑虑,昨天,中国疾控中心公布了乙肝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的数据统计。药品网得到数据,2000年至今年12月,接种乙肝疫苗后死亡的疑似异常反应病例已上报188例。其中,最终确定为疫苗异常反应的18例,近年每年有四五例。出现的异常反应主要是过敏性休克、水肿等,这188例病例中,疫苗质量均属合格,接种过程无问题。


  乙肝疫苗是相当安全、成熟的,严重异常反应发生率非常低。在国际上,接种乙肝疫苗是没有任何禁忌症的;在我国,像急性疾病、严重的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神经系统疾病等情况,建议不要接种。不是接种会加重疾病,只是避免复杂问题的出现。按照接种乙肝疫苗的规程,新生儿中早产儿、低体重儿等暂时不予接种;如果母亲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应当作个案分析评估,到底是接种风险大,还是感染风险大。


  为了保障安全,国家药监局对一些医药生产企业所在地的监管部门也提出了要求。正考虑给企业发通知,在保障质量前提下,尽可能释放产能。企业生产疫苗过程中的原材料的供应、生产过程等都面临一定考验。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