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09年我国西药制剂出口额创新高

09年我国西药制剂出口额创新高

  2009年,我国西药制剂出口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出口额为11.98亿美元,同比增长7.76%,在全球金融危机仍在延续的背景下出口额创历史新高;出口数量为54.24万吨,同比增长9.71%;出口平均单价同比微降1.77%。


  出口运行平稳

 

  政策效应显现,出口震荡盘升。2009年以来,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而推出的促进出口发展的政策开始逐步显效,特别是2009年6月1日,我国西药制剂出口退税率由13%提高到15%,刺激了企业出口热情。上半年西药制剂单月出口额一直在低位徘徊,从下半年开始,西药制剂单月出口额均在1亿美元以上,12月份单月出口额达1.3亿美元,环比大幅增长21.59%,全年走势呈震荡盘升格局,发展后劲十足。

  外资企业领军,出口集中度高。2009年,我国西药制剂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达1299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181家,虽然它们只占我国西药制剂出口企业总数的14%左右,但其出口额比重却高达51.92%,占据我国西药制剂出口的半壁江山。在西药制剂出口十强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就有3家,分别是辉瑞、礼来和武田。在华跨国药企凭借其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渠道等优势,已经成为我国西药制剂出口的领军企业。在本土企业中,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华北制药集团进出口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等表现引人注目,出口额排前20名企业所占比重达41.49%,出口集中度较高。  

  2009年,我国西药制剂出口额前十大贸易伙伴所占比重达45.02%,其中对韩国出口主要是在华跨国药企所拉动,其中辉瑞制药有限公司、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占比达50.37%。对美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以食品补充剂身份进入的维生素类药品。对日本的出口主要由天津武田药品有限公司、青岛华钟制药有限公司和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3家日资独资和合资企业垄断,占比高达81.87%,其中武田就占43.34%。而对尼日利亚的出口则全部由本土90家企业包揽,出口额前二十名企业占比高达87.15%。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本土企业也开始进入欧美等市场,打破了外商投资企业垄断这些市场出口的局面。

  抗生素比重大,口服剂比重低。总体来看,出口品种主要是抗生素类制剂,包括青霉素制剂、氨苄青霉素制剂、羟氨苄青霉素制剂、头孢菌素制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制剂等,抗疟药制剂在出口中也占有相当比重,包括青蒿素制剂、奎宁等。此外,维生素类制剂、激素类制剂、磺胺类制剂等出口也占有一定份额。在剂型结构上,粉针剂占绝大部分,口服剂所占比重偏低。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出口品种以维生素类制剂和抗生素制剂为主,而对尼日利亚等欠发达国家出口品种则以抗疟药制剂和抗生素制剂为主。

 

  问题不容忽视

 

  目前,我国有1200多家企业从事西药制剂出口,很多不是专业西药制剂经营企业,难以全面保证西药制剂出口质量,在部分国家和媒体对我国西药制剂出口质量不断提出质疑的背景下,如何维护我国西药制剂出口的质量和信誉至关重要。

  我国出口的西药制剂中有97%为仿制药,创新少,技术含量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我国至今没有能在国际市场上叫得响的本土西药制剂品牌。这导致大部分企业缺乏核心竞争优势,不仅无法与国际跨国药企抗衡,在与印度的激烈竞争中也处于劣势,我国传统出口市场非洲正受到印度的挤压,而进军高端市场更是无明显的成效。

  国内药企对出口目标市场的药政法规了解不多,投入不够,不是从国际市场的需求出发,而是我有什么就出口什么,市场营销模式单一,不注意终端销售网络的建设和维护。更有甚者,一些企业为求得短期经济利益,不惜以低价竞销的手段来争取市场的一席之地,在欠发达经济体相互压价等不合理竞争现象十分严重,过度的低价造成出口西药制剂质量的下降,一些企业为了争取客户,在用样品报价时故意压低价格,交货时以次充好,到货药品与样品不一致,许多西药制剂有效成分含量达不到疗效要求,造成较恶劣的影响,扰乱了我国西药制剂的出口秩序,其结果是既损害了国家利益,损害了行业形象,也损害了企业的自身利益。

 

  促进出口的建议

 

  西药制剂事关使用者的生命和健康,确保西药制剂出口的质量安全是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共同责任。产品的信誉至关重要,只有以经营资质限制来提高出口经营企业素质,以多部门协同监管、企业自身强化来保证西药制剂生产质量,以行业组织的行业诚信建设和行业自律来规范西药制剂出口经营秩序,净化出口经营队伍,才能保证我国西药制剂出口才有持续快速发展。

  我国应抓住新一轮全球医药产业向亚洲转移的机遇,提高承接国际医药产业转移和吸纳的能力,加大引进外资和技术的力度,鼓励和支持国外大型医药公司到国内投资技术水平高、规模大的项目,特别是鼓励国外先进的西药制剂技术和国内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临床医院结合起来,共同开发新产品。同时,我们可以借助政府经济外交等平台推动,通过参与中国政府援外项目的招标采购,积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并在有关国家加快注册,如埃及需要治疗糖尿病和肝炎的药品,埃及政府曾强烈要求中国政府提供帮助,这就是机遇。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